SNEC 2024丨完美收官!易事特展會精彩瞬間大回顧 | 華為面向城軌行業發佈地鐵5G定位解決方案等5大創新解決方案 | “氫能源”扛起新質生産力大旗,輝豐股份鎖定萬億高成長賽道 | 聚力破局 攜手共進丨2024鋼銀電商供應鏈客戶答謝會圓滿舉辦 | “翼”鳴驚人 天翼雲兩篇論文被ACM ICPP 2024收錄 | 施耐德電氣尹正:增效降碳,已成為“雙轉型”的關鍵工具 | 以技術和生態“雙引擎”,驅動數字化與綠色低碳“雙轉型”加速 | 咸陽市秦都區衛健局調研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建設 | Yandex推出開源大語言模型訓練工具 可節省高達20%的圖形處理器資源 | 圓滿收官!第三屆“小小朗讀者”雲聽盛典在京舉辦 |
 
當前位置: 新聞>滾動>

“氫能源”扛起新質生産力大旗,輝豐股份鎖定萬億高成長賽道

發佈時間:2024-06-17 13:44:56  |  來源:咸寧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科學頻道

近日,輝豐股份(SZ.002496)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輝豐石化與寶武清潔能源簽訂氨氫能源領域合作協議,包括共建氫能保障體系,組建項目公司進行加氫站的開發建設,提供“氨氫一體化加氫站”成套裝備和維保服務,以及提供穩定、安全、低碳、高效的氫能資源。

從高碳、低碳到零碳的第三次能源轉換中,氫能所能發揮的作用值得充分重視。

隨著凈零碳排放成為全球目標,低碳、靈活、高效且生産方式多樣的氫能源,正逐漸成為重塑全球能源架構、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手段。氫能在我國能源革命與低碳轉型中具重要戰略意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氫能作為前沿新興産業首次被提及。“十四五”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圍繞氫能頻頻表態,促發展舉措密集出臺,相關政策體系和産業標準隨之建立健全,氫能産業有望開啟全面發展的加速期。

據研究人士分析,當前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目前氫能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在於儲存運輸環節。儲運環節是氫能源産業鏈的中游,連接著制氫和用氫兩端,是降低成本、推動能源升級發展的重要一環,有著確定性的産業成長方向,以及投融資前景。

面對産業機遇,當前已經有相關上市公司佈局氫能源關鍵環節。輝豐股份從去年來,積極利用自身優勢在氨氫能源領域開展相關項目,通過佈局氫能儲運服務關鍵環節,輝豐股份在能源轉型的卡位優勢逐漸凸顯。

儲運環節是關鍵節點

當前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2021年氫氣總産量達到3300萬噸。同時,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發電國,在國內光伏、風電佔據全球領先技術優勢的大環境下,可再生能源制氫有望成為中國氫源供給的核心來源,做好未來能源格局的承接。

中國氫能聯盟預計,2030年氫能在國內終端能源體系中佔比將達到5%,2050年時至少達到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可減排約7億噸二氧化碳,産業鏈年産值約12萬億元。為實現碳中和方案,2050年全球氫氣需求將達到5.3億噸,氫能在未來世界能源格局中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十四五”期間,政策端大力支援氫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對未來燃料車普及有著重要鋪墊作用。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燃料電池車産銷量均為3000輛,是2021年全年銷量的2倍,2020年全年銷量的3倍。11月燃料電池車産銷分別完成300輛和600輛,銷量同比增長100%。

同時,氫氣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氣體,在傳統工業領域已有非常廣泛的應用。當前全球每年的氫氣産量幾乎全部用於非能源領域,煉油/合成氨/合成甲醇2022年的氫需求量分別為4100/3300/1600萬噸,三大領域的需求量未來預計保持相對穩定。

在深度脫碳的目標指引下,鋼鐵行業的用氫量有望隨著氫冶金技術的發展在500萬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未來氫作為能源載體的作用將日益凸顯。在能源領域,天然氣摻氫、煤電摻氨比例提升,以及氫在大規模長時儲能場景中的應用潛力,有望打開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

氫能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技術成熟度越來越高,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投融資機構的關注。目前,氫儲運環節主要存在“貴”和“難”的問題,一旦有所突破將帶來廣闊的産業空間。

氫的儲存運輸環節處於氫能源産業鏈的中游,連接著制氫和用氫兩端。氫儲運環節的成本約佔終端用氫總成本的30%-40%,儲運環節就成為了降低終端用氫總成本的關鍵。同時,氦氣本身密度極小易逃逸、由氣態轉為液態的液化臨界溫度低、穩定性差等固有屬性,使得氫的儲運天然存在難度。

另一方面來看,氫能的優勢十分明顯。氫燃料電池通過將化學能轉為電能,不受卡諾迴圈效應的限制,理論效率最高可達90%,遠超傳統燃油機。氫燃料電池使用過程中清潔高效,在-30°C環境下啟動不受限制,同等續航里程下氫氣加注時間短于現階段鋰電池充電時間,複雜地形中能提供更強的動能。

氫能的能量密度高,氫燃料電池的能量轉化率高等優勢突出。這意味著,克服儲運瓶頸才是氫能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把握高成長性機遇

氫産業鏈生機勃發潛力無窮,有望孕育出世界領先的優質企業與高成長性投資機遇。以化學儲能方式實現長時儲能是業界十分關注的技術路徑。氫能應用面臨著一大難題是氫氣過於活潑導致的存儲難、運輸難。目前,急需結合中國能源及産業結構特點,發展安全、高效的氫儲運方法。

當前,業內認為最有效、安全、且低成本的存儲方式是化學儲能,即把氫轉化為甲烷、甲醇、氨等化學品。將氫氣與氯氣在特定的反應條件下反應生成液氨,液氨就作為了氫的載體進行儲運。液氨有直接下游使用方向-燃料、化工原料,液氨也可以在到達特定使用地點之後通過脫氫劑再還原成氫氣,供給使用。

去年,輝豐股份全資子公司輝豐石化與中能建氫能源有限公司簽訂《氫氨醇綠色能源項目合作協議》,就液氨和甲醇産品的儲運銷項目進行戰略合作。

根據公告,雙方擬共同設立合資公司經營液氨、甲醇儲運銷業務,合資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雙方出資比例分別為49%與51%,由輝豐石化控股並承接中能建氫能源在吉林松原、甘肅蘭州、酒泉、山東青島及內蒙古、四川、河北、新疆等地産出的液氨、甲醇産品的儲運銷業務。

市場人士分析,輝豐股份在氫氨融合技術路徑走向商業化的過程中佔據了較好的卡位優勢。輝豐股份將以液氨儲運為支點,為産業鏈降本帶來強有力的資源支撐。另一方面,輝豐股份與中能建的合作項目規模接近千億,對産業鏈而言也産生了強烈的示範效應。

輝豐股份與中能建達成的戰略合作,雙方無論發揮先入優勢還是卡位優勢,都為破局氫能儲運難題而來,也為氫能産業的持續降本,挖掘應用場景以及未來氫能大規模應用,産業的爆髮式增長探索最佳的實踐路徑而來。

隨著合作深化到了應用端,輝豐股份和中能建將有機會合力打開價值萬億的下游市場,發揮綠氫的産業鏈的規模效應,開啟降本和商業化的正迴圈。

值得注意的是,輝豐股份在氫能源崛起過程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先天優勢。輝豐石化的石化倉儲物流項目佔地390畝,配套有液體庫和固體庫,液體庫佔地面積 19  萬平方米、總庫容量 30萬立方米,固體庫佔地面積 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4萬平方米,儲運規模每年可達 300  萬噸。倉儲經營品種主要有成品油、天然氣、液體和固體化學品原料等,已成為蘇北地區重要的油品和化學品原料基地。

按照液體庫佔地面積19萬平方米,總庫容量30萬立方米可推算,輝豐股份的氨儲能力將近30萬噸,在國內已建成的同類項目中,若僅比較氨儲規模,輝豐股份約佔據了半壁江山。同時,輝豐股份坐擁具備液氨氫出口資質條件的港口三家之一的鹽城大豐港倉庫,且具備6年液氨儲運經驗。

目前,輝豐股份在氨氫能源領域相關項目開展合作,子公司輝豐石化利用自身石化供應鏈倉儲輻射優勢,為寶武清能提供氨氫儲運服務。氫能源的儲運成本及門檻極高,儲運成本佔總成本達到30-40%,毛利率十分可觀。同時,國內新增危化項目審批嚴苛,短時間難以擴張,因此要走氫氨融合的路徑,輝豐股份的優勢十分明顯。

隨著氫能成為新能源發展熱點,多産業協同創新發展的新格局未來將成為一種長期的主流能源應用場景。面對新一場能源變革,中國的産業公司將構建清潔低碳的新能源供應體系,積極把握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重大機遇,為能源技術和能源體製革命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