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能源危機,對節能環保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各行各業亟需考慮和解決的問題。LED顯示行業同樣面臨著節能減排的發展要求。
在這一背景下,視爵光旭自主研發的ColdLED冷屏技術,採用高效的散熱設計、高效能LED晶片、先進封裝技術和高性能電源,實現超低屏溫運作,功耗節省50%以上,為LED顯示領域帶來了新的突破。
核心要素一:優化PCB佈局,散熱性能大幅提升
ColdLED冷屏技術的核心之一是PCB設計的創新佈局。
通過優化器件佈局,使散熱更加均衡,此外在佈線上建立有完整的參考平面,有效降低線路阻抗,減少熱量産生,從而達到冷屏節能的效果。
核心要素二:採用高效能LED晶片-RGB倒裝共陰LED
1.採用發光效率高、散熱性好、可靠性能高的倒裝晶片(Flip Chip)
RGB倒裝共陰LED的發光效率高達40%以上,是常規LED發光效率的2倍以上。
LED傳統晶片正裝封裝觸點少,散熱面積少,無額外的散熱設計,容易導致溫度偏高。
倒裝晶片(Flip Chip)由於晶片直接與封裝基板接觸,焊盤散熱面積更大,可以更好地散熱,此外,在晶元發光體增加散熱面積,有效提高發光效率,規避傳統正裝LED存在電極焊盤和引線擋光的問題,具有更加可靠的發光效率和高效的散熱性能。
2.採用共陰技術,溫度比常規屏減少40%以上,有效控制溫升,降低電量損耗
“共陰”與“共陽”是什麼?
▷共陽顯示屏
共陽極是指單個LED通過其正極連接,由負極驅動;而共陰極則是相反,是指單個LED通過其負極連接,由正極驅動。
▷共陰顯示屏
在共陰極模式下,R、G、B晶片分別將電壓和電流精確分配給紅、綠和紅色二極體供電,電流通過二極體再到IC的負極。
發光原理:紅光PN結結壓大約在1.8-2.2V,綠光和藍光大約在3.0-3.4V,只有當電壓>PN結結壓時才能産生發光效果。
傳統的共陽LED顯示屏RGB LED以相同的電源供電,紅光正向電壓剩餘,這就意味著多餘的電壓線上路板上産生相應的熱量。
而共陰LED顯示屏會根據紅、綠、藍三顆晶片實際需要的電壓進行分開精準供電,可以有效降低電量損耗,減少熱量的産生。
核心要素三:精細驅動IC,運作能耗更低
1.採用低至60nm以下的高精度製程工藝
ColdLED冷屏LED採用低至60nm以下工藝製程的驅動IC,在積體電路的精細度上有了顯著提升,這意味著在相同的晶片面積內,可以整合更多的電子元件,同時先進的製程技術使得晶片本身的功耗大幅降低,單位面積的驅動性能提升30%以上。
2.高整合的行列驅動IC,控制度更精準,協調度更高
採用行列驅動方式的高整合度驅動IC,行和列之間的協同工作更加高效,大大提高了控制的精度和系統的協調性能。
顯示屏驅動IC的精細度對於顯示效果和功耗有著重要影響,更精細的電路設計和更高的整合度意味著在同樣的性能下,驅動IC所需的能量更少,晶片控制距離更短,産生熱量更低,實現更低的功耗。
核心要素四:高性能電源,工作效率點92%
此外,視爵光旭與供應商聯合開發了高性能電源,帶來更高效率的電源解決方案,這款電源的工作效率高達92%以上,顯著超越了市面上同類産品的常規標準(85%-88%),實現了能量的最大化利用,同時極大地減少了熱量産生,為設備的穩定運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Cold冷屏技術整合五大應用優勢
一
超低屏溫,觀看體驗更舒適
在相同間距相同亮度條件下
常規LED屏表面溫度高達60℃
冷屏LED産品的表面溫度與人體表面溫度持平,沒有熱感
長時間近距離觀看的使用體驗感更加舒適
二
高效節能,減耗50%+
LED螢幕發熱量小,日常使用平均功率<100W/㎡
綜合測算1㎡的LED屏一年能省600多度電(14H/天*365天)
顯著降低運作功耗
三
出色畫質,顯示效果更穩定
低溫運作,優化LED熱模式效果
提供更加出色的色彩表現和對比度
畫質更加細膩,為用戶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
四
運作穩定性高,故障率更低
冷屏技術為顯示屏創造了低溫環境
保證了産品在各種環境下的穩定運作
五
使用壽命更長
冷屏技術降低螢幕的工作溫度
減少了因高溫導致的螢幕老化、損壞等問題
延長了屏體的使用壽命
視爵光旭自主研發的ColdLED冷屏技術已廣泛應用於WT、WPmk2、DBmk2(Ultra)、Xmk2 (Ultra)、ARmk2、RS等多款産品中,這些産品憑藉其出色的顯示效果、低功耗和舒適的體驗等優勢,在市場上受到了廣泛的青睞。
作為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積極踐行者,視爵光旭一直致力於環保節能,在2019年,推出了全球首個低碳環保模組化顯示屏“碳減屏”産品,為行業開創了新標桿。
多年來,視爵光旭持續在技術研發上進行升級和創新,ColdLED冷屏技術的成功應用,顯著降低了設備的運作成本,提升産品性能,同時推動了整個産業鏈的可持續發展,為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
視爵光旭具有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和自主研發開拓協同能力,與産業鏈上下游企業、供應商等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産品升級,實現産業資源合理整合和優化,推動産業鏈向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