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一季度,我國金融總量穩定增長,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保持穩固。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同比降0.22個百分點。外匯市場運作展現較強韌性,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均衡,市場預期和交易保持理性有序。
一季度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2.9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9.5萬億元;一季度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為3.75%,同比降0.22個百分點;截至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457億美元,較2023年末增加77億美元……4月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今年一季度金融運作和外匯收支情況。
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保持合理增長
“總的看,前期出臺的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正在逐步發揮作用,國民經濟持續回升、開局良好。”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在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外匯局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支援經濟回升向好,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過1萬億元,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適時降息,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引導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降低0.25個百分點,5000億元抵押補充貸款(PSL)額度發放完畢,並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同時,促進外匯市場平穩運作,綜合施策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加強跨境貿易投資外匯便利化政策供給,穩步推進外匯領域高水準開放,有序推動銀行外匯展業改革。
“截至目前,政策實施已取得較好成效。”朱鶴新表示,從實施效果看,一季度我國金融總量穩定增長,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保持穩固。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為3.75%,同比降0.22個百分點,特別是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3.71%,同比降0.46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貸款投放比例向歷史平均水準回歸,為未來3個季度的信貸增長留足空間。”朱鶴新説。
“總體上看,一季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長與今年的經濟增長和價格水準預期目標基本匹配,特別是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實現8.7%左右的增長,實際上是不低的。”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負責人張文紅介紹,今年以來,我國信貸投放節奏平穩,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保持合理增長。
“今年以來,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多變,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外匯市場運作展現較強韌性,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均衡,市場預期和交易保持理性有序。”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錶示,一季度,我國跨境資金小幅凈流入,銀行結售匯小幅逆差,結匯率和售匯率均表現為穩中有降,企業結售匯意願保持理性,外匯衍生品交易規模繼續增長,市場經營主體匯率風險中性意識持續增強,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457億美元,較2023年末增加77億美元,餘額變化主要受匯率折算、資産價格變動等估值因素影響。
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務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
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認真做好五篇大文章,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援力度。”朱鶴新説。
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高技術製造業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涉農貸款和民營經濟貸款餘額同比增速分別為27.3%、20.4%、20.3%、13.5%和10.7%。2023年末綠色貸款餘額增速更高,為36.5%,均明顯高於全部貸款增速。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獲得率為47.9%,較2017年增長2倍多,普惠小微授信戶已經超過6000萬戶。3月份,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36%,創歷史新低。
“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人民銀行將加強和相關行業管理部門的協同,全面調動金融機構的積極性,不斷增強金融支援五篇大文章的實效。”朱鶴新表示,經中央批准,人民銀行已經成立了信貸市場司,牽頭推進做好五篇大文章工作,下一步將從政策框架、激勵約束、金融服務能力建設等多個方面加大支援力度。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介紹,為了激勵金融機構更快優化信貸結構,人民銀行不斷創新業務,在原有再貸款的基礎上,以優惠利率的形式,有針對性地設立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截至3月末,工具總量達7.5萬億元,約佔人民銀行總資産的17%,存續工具數量10項,支援領域實現了對五篇大文章的基本覆蓋。
穩步擴大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
去年四季度以來,境外機構開始大量增持中國境內債券。2023年全年凈增持230億美元,今年一季度凈增持已達到416億美元。截至今年3月末,已經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29個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外資持倉量已超過5700億美元,佔境內債券託管總量的2.6%左右,佔比較去年末上升了0.2個百分點。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各項宏觀政策持續發力,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這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穩定的宏觀環境。”王春英錶示,目前中國債券市場規模全球第二,廣度、深度不斷拓展,有助於提升人民幣債券的投資價值。與此同時,人民幣在全球跨境交易使用中的佔比穩步上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在逐步增強,人民幣資産已成為境外機構全球投資佈局的一個重要選擇。
“展望未來,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有望延續穩定增長態勢。”王春英錶示,人民銀行、外匯局將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方向,穩步擴大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更加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總的來看,中國持續提升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水準,改善投資環境和完善優化服務,外資投資我國債券市場具有穩定、可持續的提升空間。
今年以來,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出現反覆,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受外部衝擊的影響,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出現了波動。
“近期人民幣匯率保持總體穩定,我們始終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外匯市場的穩定運作。”朱鶴新表示,人民銀行、外匯局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目標和決心是不會變的,人民幣匯率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基本穩定。從短期看,一季度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多個領域邊際得到改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這將有力對衝外部擾動因素,對人民幣匯率是有支撐的。同時,我國外匯市場成熟度也在持續提升,韌性在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走勢會雙向波動、相對均衡。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邁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國際收支自主平衡,外匯市場深度和廣度將進一步拓展,經營主體的風險中性意識也將顯著增強,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在宏觀上和微觀上都有堅實基礎。
朱鶴新表示,人民銀行、外匯局將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均衡,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既注重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也會繼續綜合施策、穩定預期,高度關注外匯市場形勢變化,堅決對順週期行為予以糾偏,防止市場形成單邊預期並自我強化,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