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岳池裕民鎮:特色産業鼓起村民“錢袋子”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5-26 09:35:31 編輯:陳蓉 點擊:
“我家的50畝大棚基地,一年能掙近20萬元,長期在這裡務工的村民有五六個。”連日來,裕民鎮土地堂村村民唐德全非常忙碌,家裏大棚蔬菜到了收穫的季節,他每天都帶著村民采收成熟的蔬菜,對筆者提到的基地生産效益很是自豪。

而土地堂村返鄉創業青年李前鋒則利用附近的閒置土地開發了20多畝桑林養蠶,目前春蠶已經上市。這些天,李前鋒帶領村民整理蠶房、消毒殺菌,準備迎接夏季蠶種的到來。

“我家種了24畝桑樹,每年可以養蠶約45張,忙碌的時候需要用工15人。”李前鋒向筆者介紹種桑養蠶相關情況,“這種蠶桑結合的種、養方式,能夠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而在土地堂村另一邊,村民田紀芬家5畝葡萄産業園的葡萄已經挂果。這些天,田紀芬帶著村民忙著加強葡萄田間管理,爭取將園中的“綠果果”變成“金饃饃”。

“我家的葡萄産業園有3個品種——馬鞍、夏黑、巨峰,早熟品種夏黑將在7月陸續成熟上市。”正在園裏疏果的田紀芬向筆者介紹葡萄品種,“採摘期忙起來的話,要請八九個人來幫忙,那個時候葡萄園裏可熱鬧啦。”想到未來的豐收畫面,田紀芬笑得合不攏嘴。
據了解,土地堂村曾是“摘帽村”,但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自實現脫貧摘帽以來,該村以市場為導向,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來,各種特色産業如雨後春筍,迅速發展壯大。

近年來,裕民鎮依託緊鄰重慶的區位優勢,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著力發展特色優勢産業,産業經濟蒸蒸日上,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像土地堂村這樣內涵豐富、形態多樣的産業基地,我們裕民鎮幾乎每個村都有。”裕民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譚溢説,目前,裕民鎮正持續完善創新創業生態,引導在外優秀人員回鄉創業,實現“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鄭仁平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