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把目光從合江的縣城望向更廣闊的鄉村,就會發現許多傳統村落、古鎮散落于山水之間,如同點綴在錦繡大地上的珠玉,經過歲月的打磨發出溫潤的光澤。
説到四川民居,大多數人的腦海裏都會浮現合江福寶古鎮的畫面:房屋依山而建,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山墻如同波浪翻涌,形成和諧的韻律節奏。
走進福寶古鎮,一條青石板街道沿著小山脊延伸,兩旁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穿鬥房架、小青瓦屋面、懸山屋頂、波浪狀山墻、吊腳樓……形制獨特,空間豐富,共同構成獨特的古鎮風貌。
福寶古鎮曾有“三宮八廟”,大約佔了三分之一的面積,夾在酒樓、飯店、客棧、公館、民居之間。以前古鎮居民的廟會、娛樂、信仰都與宮觀廟宇息息相關,從這些建築能夠一窺古代民間人神共處的生活方式。
福寶古鎮:中國山地民居建築精華
福寶古鎮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的群山之中,這座古鎮始建於元末明初,是當年自貢井鹽販運貴州等地的必經之道。
古鎮的建築依山而建,隨著河流的走勢再進行擴建,一層層的吊腳樓錯落有致,在青山綠水的陪襯下顯得安靜清幽。
福寶古鎮有幾座建築見證了明清時期的移民文化。
禹王廟供奉的主神是大禹,由從河南、湖北遷居過來的民眾捐資修建,是他們聚會的地方,因此又叫商楚會館。
萬壽宮其實就是江西會館,因為修建時間較早,佔據了整個古鎮地勢最高、地形最平整的地方。萬壽宮主體建築建於明代,清代進行了翻修,戲樓的翹角屋檐是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宮內有一對瑞獸,神似獅子,又像麒麟,一雄一雌,鎮守于大殿門外。
福寶古鎮還有一座天后宮,實際上就是沿海地區的媽祖廟,建於清代康熙年間,是自福建的鐘姓和雷姓家族的家廟。每年天后的誕辰日,鐘、雷二姓和社會民眾都會到此祭祀,祈求天后保祐家業興旺、船筏平安。如今,天后宮改為福寶古鎮文化展覽館,可以一站了解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福寶古鎮完整保存了各種各樣的傳統建築。民居一般是前店後宿,一樓是做生意的店舖,二樓是自家居住的房間。當地建築材料大多采用竹木,墻壁用的最多的是木材,也有造價較低的竹夾壁,更富裕的就用土墻。至於磚石,一般只有廟宇採用。萬壽宮露出來的部分墻體很有意思,下面是燒制磚,上面是土坯磚。這些燒制磚上有“萬壽宮”的字樣,磚上刻字之後再進行燒制,是所謂的“定制磚”,造價不是平常人家能夠負擔的。
(枉純潔 攝)
福寶古鎮的一大特點是,建築依隨山形山勢修建,沒有刻意將山改造或推平,遇到斜坡就建吊腳樓,以拓寬房屋的面積,體現了民間的營造智慧,被中外專家譽為“中國山地建築精華”。正因為保留了原來山體的形狀,整個古鎮地勢兩邊低,中間高,造型宛如“元寶”,當地人視之福天寶地。
福寶古鎮的繁盛離不開明末清初的“湖廣填四川”,當時吸引移民定居的主要是優越的自然環境,以及便利的交通。從長江可以沿大漕溪(河)抵達福寶。福寶是大漕溪水運的起點,附近大量山貨如木材、竹子在此集中,然後向長江沿岸各地運銷。同時,福寶是當時鹽運的重要驛站,有幾條從四川通往貴州的陸路經過,因此成為一個水陸碼頭和物資集散地。
堯壩古鎮:一座活著的古鎮
同樣因鹽運而興的,還有合江縣的另一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堯壩古鎮。北宋時期,堯壩便是川黔要道上的重要驛站,官方傳書必經於此,茶鹽古道的客商往來雲集,商貿繁華,有“川黔走廊”之稱。
四川農村場鎮的形成,一般先有市後有場,進而形成鎮,以是否有建築出現為轉折。起初的市僅是集市,不一定有住房及茶、酒、飯、客棧諸空間以買賣,而場卻有了應運而生的房屋棚架。堯壩北宋皇祐年間是夜郎古道上的軍事要塞,為合江二鄉六寨的寨首,南宋嘉定年間成為“遙壩寨市”。明萬曆年間修建東嶽廟等重點建築,堯壩開始形成場。
(周焱 攝)
清代中期,堯壩場數度擴修,形成了長1000余米的古街、民居2000余間的古鎮規模。古街以大鴻米店作為分界點,南面為“李半場”,由清嘉慶年間武進士李躍龍家族修建;北面由武舉人周其斌家族出資修建,稱為“周半場”。經歷百年滄桑,堯壩古街比較完整地保留了規模宏大的明清建築群,東嶽廟、石牌坊獨具一格,乃川南地區少見。
如今,堯壩古鎮的大多數居民都是當地人,仍保留了原滋原味的古鎮生活方式。沿街店舖售賣的基本上都是當地特色風物,如油紙傘、竹麻鞋、竹編、黃粑、苕絲糖、紅湯羊肉……這些傳統業態與幾百年前幾乎沒有什麼兩樣,難怪被譽為“活著的古鎮”。
(李貴平 攝)
堯壩古鎮被譽為“活著的古鎮”“靈動的古鎮”“名人的古鎮”“紅色古鎮”“影視古鎮”。堯壩古鎮的靈動,在於生機勃勃的人氣味,給人一種流動的感覺,但又不是一味的商業化,少有人工打造的痕跡。
堯壩古鎮孕育了王朝聞、淩子風等文化名人,同時又有深厚的紅色基因,是川南黔北地區地下黨組織活動開展比較早的地方。堯壩古鎮深得淩子風、黃建中等眾多著名導演的鍾愛,《狂》《大鴻米店》《酒巷深深》等20余部影視片佳作曾在此取景拍攝,是川南著名的影視基地。
傳統村落:農耕生活百科全書
福寶古鎮和堯壩古鎮,只是合江傳統村鎮的代表和縮影。合江現有國家級傳統村落9個,省級傳統村落20個,數量居省、市前列。這些傳統村落、場鎮中歷史遺存豐富,保留了形式多樣的傳統建築,包括吊腳樓、碉樓、洋樓、西式公館等,是“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留下了“湖廣填四川”的鮮明烙印,可謂“中國明清社會生活百科全書”,見證了合江近一兩百年來的悠悠歲月。
這些傳統村落和場鎮的形成與發展,大多數與水陸古道分不開。合江縣內山川縱橫,境內長江54公里、赤水河57公里,並大小河溪108條。合江先民依託長江、赤水河、大小漕河等主要河流,以及川黔渝之間的鹽馬古道、夜郎古道、荔枝古道,形成眾多的鹽號、碼頭、驛站、聚落,最終發展成為聚水而興、依山而建的傳統村鎮,特色農業景觀與村落交相輝映,延續至今衍生出豐富的民俗文化。
(向波 攝)
蘆稿村是“川江36個大碼頭之富”,下壩村是赤水河鹽運古道的重要碼頭和驛站,文理村見證了茶馬古道的繁華,法王寺村主要依託山中法王禪寺而建,柏香灣村擁有典型的川南四合院制民居和碉樓,五通村因鹽茶古街得以發展壯大為一個純苗族集居的自然村落……
傳統村落間,大道縱橫,連線成片,在綠水青山中留住了合江兒女的濃濃鄉愁。2022年,合江縣成功創建國家級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縣。
如今,合江正在進行國家級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工作,基本形成“一區兩帶三示範”保護利用格局(“一區”,川渝黔山地民俗文化保護區;“兩帶”,沿長江特色農耕文明保護帶、沿赤水河傳統技藝文化保護帶;“三示範”,打造赤水河流域生態價值實現村落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巴蜀一家親”村落跨行政區域連片保護利用示範、長江上游特色村落連片保護利用示範)。
(向波 攝)
隨著這項工作的推進,合江將成功打造赤水河流域生態價值實現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傳統建築基本得到有效利用,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民俗文化得到延續傳承,人民群眾幸福感大幅提升,為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提供“合江經驗”。(合江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