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遊仙:“多點發力”激活村級集體經濟“多點見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6-20 11:44:40 編輯:楊帆 點擊: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遊仙深知:只有讓村集體的“家底子”厚起來,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才能在鄉村振興的“高速路”上跑起來。

近年來,遊仙區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堅持黨建引領,大力推行村級集體經濟“百村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因地制宜探索有特色、可借鑒的發展路徑,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三級領辦”責任制 聚發展合力
村級集體經濟想要發展好,必須有一個好的班子,尤其是能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領航把舵的“領頭雁”。
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遊仙從區級、鎮級、村級出發,明確“領頭雁”的職能——區級領辦關鍵節點,建立縣級領導幹部聯繫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制度,17名縣級領導、24個區級部門包聯幫扶141個行政村(含涉農社區),由組織部門牽頭,多部門協同配合,落實雙月調度、季度通報、年度評比,常態化督導項目進度。
同時,鎮級領辦項目謀劃,鎮黨委書記牽頭逐村梳理村級“三資”情況,按照“一村一檔一策一項目”制定發展規劃,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基層黨建“四互爭一流”行動“互學”的重要內容,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20-100萬元的達93個、100萬元以上村達9個。
此外,村級領辦産業實施,建立村級集體經濟重大事項決策機制、工作運作機制,健全規範“村集體經濟組織+企業+農戶”等多方利益聯結機制,全覆蓋完成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945個,其中組級集體經濟組織804個、村級141個。
成績有目共睹——新橋鎮勝利村以股份經濟聯合社為主體盤活閒置宅基地20畝,為7家企業解決鄉村産業發展用地122畝,合作收入達到387萬元;忠興鎮木龍村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領辦農民合作社,種植紅蘿蔔1000余畝,並成功註冊為遊仙首個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輻射帶動周邊村社種植面積達500余畝,促進增收達3000元/畝以上;石馬鎮石鑼村股份經濟聯合社開展農業生産性社會化服務,為集體創收18萬元......
火紅的六月,遊仙各村處處散發“新”活力。這活力,源於遊仙堅持實行“三級領辦”責任制,助推村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
“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促進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落實區級、鎮級、村級責任,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把集體經濟發展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不斷提升村社黨員幹部抓好黨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強。”談及此,遊仙區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
“政策扶持”組合拳 添發展動力
如今,在遊仙區仙鶴鎮“果滿山川”現代農業園區裏,數千畝葡萄陸續成熟上市,一顆顆圓潤飽滿、紫黑透亮的葡萄挂滿枝頭,在陽光的照射下猶如一串串紫如水晶,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葡萄清香,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驅車前來採摘嘗鮮。

“目前,我鎮葡萄種植面積已達5000余畝,今年産量預計達2000萬斤,銷售額可達1.2億元。”仙鶴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葡萄産業健康發展、葡萄採摘火熱進行,不僅打通了種産銷鏈條,還帶動了仙鶴鄉村休閒旅遊産業發展。”
近年來,在遊仙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仙鶴鎮按景區標準對園區進行提檔升級,通過黑化硬化道路、美化優化人居環境、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深入融合轄區百年教堂、祥瑞林業、洛水古堰等資源,成功創建“洛水溪谷”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
如今,依託葡萄産業,“洛水溪谷”旅遊風景區已形成“春賞花、夏摘果、秋研學、冬沐陽”的四季遊格局,景區年均接待遊客達5萬人次,年收入超300萬元。
一串小小的葡萄讓數千名群眾捧上了“綠飯碗”、鼓起了“錢袋子”,這是遊仙打好“政策扶持”組合拳,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增添動力的縮影之一。一方面,遊仙加大項目支援,出臺《遊仙區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百村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引導通信企業、金融機構針對性制定支援政策;每年確定5-10個重點村,整合區級1553.9萬元項目傾斜支援發展,以點帶面示範推動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加強人才培育,組織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赴浙江沉浸式探究發展新路徑,邀請專家講授實操課程。選派15名金融幹部擔任片區行長或鄉鎮經理,45名優秀機關幹部、選調生到村擔任第一書記和駐村隊員,建強發展隊伍。制發《遊仙區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方案》,針對性開展專題培訓1600余人次,培育高素質農民265人,注入發展活水。
除此之外,為嚴格風險管控,遊仙還出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經營項目風險防控實施細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會制度》等政策,實行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制度、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離任審計制度、定期審計監督制度,規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運作。
“分類試點”蹚路子 促發展成效
如何在“特”字上找出路,在“專”字上做文章?遊仙作答: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搶抓政策機遇、深挖潛力優勢,以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助推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針對轄區內各鄉鎮不同的情況,遊仙探索了“閒置資源煥新”、“飛地經濟”、“土地大託管”等路徑。
具體而言,遊仙開展了農村閒置宅基地整理試點,整理騰退經營性建設用地65.88畝,將依法有償收回的宅基地、廢棄的集體公益性建設用地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完成全市首宗7.825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出讓,村集體經濟增收261.89萬元。
針對“單打獨鬥”資源、資金有限問題,遊仙按照“地域相鄰、産業相近、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原則,打破區劃限制,聚合多個村資源、人才、資金,以折資入股方式共同發展産業,合作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70.2萬元。

而針對農村土地撂荒、碎片化和“非糧化”問題,遊仙成立鎮級集體經濟聯合總社,組建土地託管中心,探索跨區域、規模化、機械化的現代農業生産模式,以土地集中連片經營,實現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産“雙提質”,託管面積43743畝,託管糧食産量超3.5萬噸,較託管前增産5%,農戶畝均收入增加10%。
“木龍觀紅蘿蔔”的走俏旺銷,就是遊仙通過“分類試點”,助推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的力證。
在數年前,木龍村由於發展思路短缺、發展信心不足等,村集體經濟收益不盡人意,主要依靠集體資産出租,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僅有1500元。
對此,木龍村按照“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原則,以集體經濟合作聯合社為抓手,打破行政區劃和行業限制,打造以資源整合、産地集配、農商互聯為一體的農業綜合服務機構,設立“特色農副産品展銷線上線下店”,切實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我們通過鼓勵村級集體經濟與其他農業經營主體融合發展,大力培育主導産品和産業,大力推進農旅融合産業化經營。”木龍村負責人介紹,“當前,我們木龍村紅蘿蔔栽種總面積800余畝,帶動周邊村社種植面積達500余畝,年産量2250多噸。”
三級領辦、政策扶持、分類試點……在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壯大的進程中,一幅幅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和美鄉村壯美畫卷正在富樂大地徐徐展開,農民也在此不斷收穫喜悅、滿載幸福。(周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