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當“望”“聞”“問”“切”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6-21 11:18:07 編輯:張夏桐 點擊:

踏平山海,可得朝露與晨輝;逐風挽浪,可享日麗與晚霞;墩實調研,方可不負韶華與人民。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給廣大黨員幹部樹立起了典範與標桿。作為黨員幹部用好“四診法”,把牢“方向盤”,築牢“主陣地”,助推調研成果之花競相綻放。

望“民情民生”,把牢調研目的“方向盤”。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調查研究要深入基層蹲點調研、面對面交談,用張飛繡花的本領,找準切入點、聚焦發力點,以破冰之舉單刀直入,多一些突然襲擊、多一些持續用力,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避免問題“擊鼓傳花”。切忌貪大求全、雷聲大雨點小,造成貪多而不得、面廣而不精的局面。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問題去、跟著問題走,撲下身子、邁開步子,不清楚的問題及時刨根問底,不明白的情況及時取經問路,真正把人民至上融入調研成果。
聞“民聲民意”,築牢調研過程“主陣地”。聽民聲,無聲勝有聲。調查研究當放下“架子”到田間地頭走一走,撲下“身子”到街頭巷尾轉一轉,邁開“步子”到群眾家中坐一坐,從傾聽民聲民意中,不斷壓實責任“添幹勁”、服務群眾“保初心”。要擺正姿態、開門問策、集思廣益,以“空杯”心態向基層群眾拜師學藝,從解決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民生大事”“關鍵小事”中找到攻堅克難的“主陣地”。從“無形抓、抓無形”向“有形抓、抓有形”轉變,破解“虛功難於實做”的問題,使調研過程看得見、摸得著、抓得住、見實效。
問“民計民智”,打造調研務實“導航儀”。問計於民,匯集民智。調查研究要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始終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既“身入”群眾,也“心入”群眾,通過採擷民意,問計於民,打造出真抓實幹的“導航儀”。黨員幹部開展調研要有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眠的思想覺悟,做到矛盾面前不繞道、問題面前不回避、困難面前不退縮。自覺強化擔當意識。敢於迎難而上,敢於啃“硬骨頭”,勇當“難題解決者”,在有限時間裏作出無限努力,力戒形式主義,端正政績觀、增強責任心。
切“民憂民困”,打磨調研結果“壓艙石”。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唯有將調查結果轉化成實打實的“良藥”,才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黨員幹部要用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嚴謹的調研數據作支撐,充分提煉和總結調研的成果,要始終堅持科學的態度,充分運用好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掌握大量經驗、實際材料的基礎上,通過由表及裏、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地分析比較、精煉萃取,拿出言論文章、典型經驗、決策參考、政策文件,達到破解難題、推進工作的成果。(儀隴縣委組織部 蔡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