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首例既有建築節能改造試點項目即將完工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1-16 17:04:05 編輯:李鳳 點擊:
1月13日,人民街76號、78號,這裡的攀枝花市衛生健康委、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辦公樓外墻被發電玻璃覆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在東區望江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實施1年之際,作為全市首例既有建築節能升級改造太陽能光伏發電示範項目,這棟8層樓高,建成于上個世紀90年代的老建築被選中承擔新使命,探索綠建低碳新模式,亮相成為東區城市更新片區備受關注的標誌性項目。
老建築擔當新使命
去年9月,隨著四川省地方標準《攀西地區民用建築節能應用技術標準》正式實施,全省既有公共建築節能升級改造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示範項目(政府性房産一期)落戶東區,安排專項資金268萬元。
經東區慎重選點,確定在炳草崗街道“望江片區城市更新”項目中的政府性資産房屋——市衛健委、市文廣旅局等多個單位共同混合使用的辦公樓實施。
按照試點要求,項目將運用“建築+光伏一體化應用”(BIPV)模式、擬採用膜係光伏組件材料,在滿足光伏發電要求及建築節能和綠建標準的前提下,同時滿足“望江片區城市更新”對該建築風貌景觀化改造的要求。即通過對該既有房屋實施建築風貌改造和“建築+光伏一體化應用”整體化打造,達到各項要求完美融合,成為集節能、綠建、低碳和景觀風貌打造等功能融合為一體的老舊建築改造首個示範性標準化樣板項目工程。
低成本探索新模式
作為全市首例既有建築實施節能改造試點項目,如何避免按部就班,千城一面,探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東區相關部門研究決定,充分發揮光熱資源優勢,以低成本實現老城區建築滿足綠色建築、低碳節能的相關標準。於是在方案設計中,相關部門通過對攀枝花10年來的氣象數據分析研究,在全國首創溫和C區建築氣候分區,滿足夏季隔熱,冬季保溫,著重突出建築節能和太陽能利用。
在實際打造過程中,建築外墻採用性能優越的製冷節能塗料,達到有效反射隔熱的效果;建築外立面選擇布裝碲化鎘發電玻璃,屋頂布裝晶硅系列光伏組件,均可穩定發電25年以上,從而把節能減碳貫穿建築的全生命週期。此外,樓頂安裝防排水支架收集雨水,配套雨水回收利用系統。
東區住建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打造完成後,整個建築可最大限度實現能源等自給自足,從而滿足綠色建築、低碳節能的相關標準。“今後,遇到停電等突發故障,在沒有外部電力供給的情況下,建築內部電力也能保障正常運轉。”該負責人説。(文/陳琪 劉靖 圖/董柏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