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選擇土壤肥沃、質地疏鬆、背風向陽的田地作為苗床,深耕細研泥土,做到廂面平整。播種前,要將稻種進行翻曬,待午後日暖時下種最為適宜……”3月13日,在陽光和煦、菜花金黃的樂山市沙灣區太平鎮付塘村筲箕埂下的一灣田地裏,沙灣區政協副主席彭健康率領區政協委員和農業方面的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村民播育水稻和玉米秧苗。
“育好秧苗是確保水稻、玉米豐收的前提和關鍵,必須抓實做好播種育秧各個環節。”在現場,江海等農業專家從水稻育秧苗床的選擇準備、培肥平整、消毒調酸、播種蓋膜及後期管護等7個方面,耐心細緻地向村民作講解,關鍵處還一一作示範,直到大家弄懂為止。
“種了幾十年水稻,只知道按季節播種就行,哪曉得育秧還有這麼多講究,難怪家裏每年的水稻産量不高,是吃了沒有技術的虧!”掌握了育秧全套技術並在專家指導下育了二分多田稻種的村民曾秀蓉十分感慨。
沙灣是成都平原經濟區的重要區縣,大渡河縱貫全境,糧食生産條件得天獨厚。2022年,全區糧食生産面積14.57萬畝,總産量達5.3萬噸,實現“八連增”。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年以來,區政協把助力糧食生産作為履職的一項重要內容,充分發揮駐沙市政協委員、下沉市政協委員和全體區政協委員的優勢和作用,緊扣做好糧食産業發展規劃、破解糧食高産栽培技術難題、解決春耕生産用水及勞動力不足問題等強化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助力穩定糧食播面,確保全區糧食生産實現“九連增”。
“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就是採用寬窄行佈置方式,堅持每2米開廂,窄行(0.4米)種兩行玉米、寬行(1.6米)種兩行大豆,實行玉米與大豆帶狀間作套種,充分利用邊行優勢,促進兩種作物和諧共生,實現産量與效益雙贏……”當天下午,江海等農業專家在完成水稻育種技術培訓和指導後,又趕往周埂,向正在地裏整地平土的村民培訓玉米大豆複合種植技術。一番深入淺出的理論宣講後,江海脫下外衣,挽起袖子,揮起鋤頭,一邊開廂挖窩做示範,一邊耐心細緻地做講解,心領神會的村民不住點頭。
“不聽不知道,一聽真奇妙。採用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不僅玉米産量不會減少,而且還能白撿一季大豆,十分划算。”掌握了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的周貴成十分感慨。他表示,今年春季他將把家裏5畝多旱地全部進行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多種糧,多種豆,為“中國飯碗”盛滿“中國糧”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抓好大春糧食生産是關鍵。截至目前,我們已組織政協鎮(街道)工作聯絡站和市、區政協委員,通過開展小微協商、反映社情民意、一線規劃指導和開展技術培育等方式,指導村民規劃糧食、玉米和大豆等糧食産業1萬多畝,幫助解決春耕生産用水、勞動力缺乏、農資短缺等實際問題170多個。”區政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區政協將圍繞糧食産業高品質發展強化建言資政,針對糧食種管收各個環節發揮多界別委員作用,在加強糧食作物滿栽滿插、科學有效管護、收穫儲存銷售等方面出實招、下真功、求實效,為全區糧食作物“種得好、管得好、收得好、加工好、賣得好、增收好”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葉啟雲 陳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