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山峨眉山市羅目鎮徐塘村的田間地頭,一壟壟青翠欲滴的藠頭迎風而立,成片種植的藠頭不僅是村民們增收致富的法寶,也是徐塘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一抹亮色。
徐塘村從2010年就開始種植藠頭,當地土質排水良好、溫潤肥沃,種植藠頭地理環境優越,發展至今已成為徐塘村的特色品牌農産品,年産值一百多萬元。通過種植藠頭,不僅幫助解決了撂荒地問題,也讓村民們找到了致富的新途徑,日子越過越紅火。
3月2日,徐塘村黨支部書記王君雲帶著鎮幹部到田間地頭查看村民藠頭種植情況。時值藠頭收穫季節,成片的藠頭鬱鬱蔥蔥、整齊林立,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下田拔藠頭,一摞摞藠頭堆隨著村民的忙碌身影立起來,白嫩飽滿的藠莖映襯著田野裏繁忙的景象。
據了解,目前徐塘村已發展藠頭種植130多畝,超過110戶農戶種植。上半年種水稻,下半年水稻收割後即可種植藠頭,並可和豌豆等作物套種,生長週期半年,平均一畝地成本不到2000,經濟效益高。
“今年藠頭收購價2.2元左右一斤,一畝地能收6000斤,村委牽頭給咱們聯繫收購方,價格公道,我們從地裏收好了沖洗乾淨就能賣。”徐塘村種植戶握著手裏的藠頭説道:“以前我們只知道藠頭能腌制,村委給咱們科普才知道藠頭也可以炒菜、製作罐頭和作為中藥材使用,原來小藠頭也有大用處。”
近年來,徐塘村逐漸搭建好銷售平臺,將統一收購與零散售賣相結合,保證了銷售穩定。“以前我想帶領村民們種植藠頭,但是直接告訴村民去種肯定不行,大家也沒種過啊。我就把自己家的地拿出來,再承包了一些地,先自己試種,村民們看到了收益過後,自然而然就被帶動起來一起種植。”王君雲一邊翻看著藠頭根莖生長情況,一邊回憶著過去感慨道:“大約5年前,眼看村裏種植藠頭的農戶越來越多,村“兩委”決定以藠頭種植為著力點,安排專人指導,擴大産業規模。同時村委積極聯繫樂山、成都的收購方,幫助村民拓銷路,這樣村民種植藠頭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今年羅目鎮深入推進5000畝高標準農田改造,徐塘村首吃螃蟹。發展藠頭種植和推廣套種,不僅貼合了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要求,而且極大填補了歲末年初作物種植的空白,促進一地多收。
“農民幹什麼都難,但是大家只要舍得幹,以點帶面、以面帶片,都能掙到錢!”王君雲樸實的話語映著眼前的藠頭林,讓人格外動容,“今後我們還將積極響應鎮上高標準農田改造工作,壯大藠頭等經濟作物種植規模,提高整體種植收益,爭取讓村集體經濟收入再創新高。”(峨眉山市委組織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