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達擁有8779.56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1233.08萬畝的天然草場、近30萬頭牦牛,是色達縣打造牦牛有機品牌、推出更多有機産品的堅實基礎。近年來,作為全國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縣的色達,堅持有機引領,把現代草原畜牧業作為全縣經濟結構調整的突破口來抓,多措並舉,實現了畜牧業高品質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撐起了色達縣域經濟的“半壁江山”。
有機之策點綠成金,描繪發展新圖景
近年來,色達縣把轉變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放在突出位置,以全國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縣為契機,圍繞既要“綠起來”又要“富起來”,整體謀劃、多措並舉,因地施策,科學佈局,不斷在牧草種植、牲畜養殖、産品加工、科技助力、品牌創建等方面下功夫,走出了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為全國推動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提供了色達方案。先後被評為四川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推進典型縣、甘孜州“有機之州”工作優秀農業園區。色達牦牛、色達酸奶等多個特色畜産品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産品,色達牦牛、雲端牧業取得有機認證,色達藏香豬、色達紫皮大蒜、色達牧草、色達青稞取得有機轉換證書,被評為全州“有機之州”工作先進縣。
振興路上飼草飄香,齊奏綠色新牧歌
青青牧草、牛羊肥壯、牧歌嘹亮。草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對於維護生態安全、推動鄉村振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大意義,更是保證色達畜牧業高品質發展的基礎。近年來,色達始終堅持“牧業發展、草業先行”的發展戰略,積極構建“縣鄉村戶”四級牧草種植體系,大力推進人工臥圈種草、沙荒地種草和高産優質牧草種植基地建設,積極引導有畜戶實施每戶1畝以上臥圈種草,鼓勵無畜戶通過實施臥圈種草發展庭院經濟增加收入,推進12個牧區鄉鎮每鄉2000畝和102個村每村300畝牧草種植,實現牧草種植5.7萬畝,完成人工臥圈種草1.2萬畝,治理沙化地帶面積達51.08萬畝,在修復和保護生態的同時,有效緩解了全縣畜牧業飼草壓力,既提高了牧民收入,又還草原碧綠底色,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保護“雙贏”。
農牧産業集群發展,迎來新的收穫季
牦牛戴“耳環”、牦牛吃“配餐”等引人注目的新鮮事,已成為色達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色達始終堅持護生態、建基地、強園區、培産業的可持續路徑,做優做強色達牦牛現代農業園區,“一園一帶多基地”産業集群初具雛形,積極培育集體牧場、養殖大戶、養殖合作社等新型畜牧養殖主體,逐步轉變由以往的“靠天養殖”向“夏秋天然放牧+冬春舍飼補飼”和“四季短期規模育肥+聯戶聯營”的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的養殖方式轉變。全縣共培育養殖大戶410戶、標準化家庭牧場375家、規模化集體牧場10家、養殖專業合作社67家、年存欄2000頭以上的規模化健康養殖場3個,在建大型牦牛健康養殖場2個,建成後,牦牛規範化標準化集約化養殖規模達1萬頭,年均出欄商品牛達3萬頭。預計2023年實現畜牧業生産總值9.2億元,同比增長4%,佔農業生産總值比重的90.1%。在色達,“牦牛”絕對是個高頻詞,也是一個貫穿産業發展、社會民生的主題詞。面臨生態環境的壓力,色達正是依靠草原畜牧産業扭轉乾坤,走出一條富有地域特色的畜牧業高品質發展之路。(色達縣經濟資訊和商務合作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