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新春的腳步日益臨近,行走在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川疊翠,碧水穿行其間。鼓城山-七里峽景區遊客中心,紅燈籠高高挂起,三五遊人結伴而行。森林深處,護林員翻山越嶺,守護山林。炊煙升起,農家小院歡聲笑語,家家戶戶正算著一年的豐收賬。
2006年2月四川米倉山自然保護區被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堅持生態保護第一,探索科技管護,發展生態旅遊,建設生態茶園,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科技賦能,守護美麗風景
臨近春節,乘著晴好天氣,第一批返鄉過年的劉天和一家來到米倉山遊玩。
“嘀”的一聲,檢票入園。同一時間,保護區內智慧管理中心內,劉天和一家的入園數據出現在藍色大屏上。
工作人員趙燕介紹,這塊大屏是米倉山自然保護區的“智慧大腦”,也是保護區高效運營和生態管護的“秘訣”。除了遊客資訊分析,螢幕還實時顯示保護區動植物資源、空氣品質、監控畫面等資訊。
紅燈籠在道路兩旁高高挂起。放眼望去,星星點點的紅色,與山峰的蒼翠相映成趣,遊人行走其間,自成畫卷。領著家人一路登山看水,劉天和連連讚嘆:“家鄉處處都是好風景。”
米倉山場鎮,兩岸層巒疊嶂,青翠欲滴。溪水潺潺,一群銀色的長得像箭一樣的魚遊過,劉天和駐足,有些好奇。一旁的遊客馬上認出:“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齊口裂腹魚,旺蒼特有物種,野生資源很稀少,米倉山這裡卻很常見。”
雙鼓峰下,拍下張張闔影。照片裏,家人笑得燦爛。身後,雲海逐漸褪去,米倉山全景盡收眼底。
趙燕操作的後端系統上,也見證了這些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據保護區最新科考報告顯示,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哺乳類野生動物 7 目25科83 種,鳥類 17目53 科268 種,兩棲類動物有 2目9科20種,爬行類動物有2 目8 科25 種,合計28 目95科396種。
“如今運用無人機、紅外相機等智慧化技術手段,智慧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米倉山自然保護區‘天空地’全方位、全天候監測,提升了生態保護能力。”趙燕指向螢幕右側,一塊專門的區域匯總了各保護站的實時巡護情況,巡護人員數量、人員定位、巡山軌跡等資訊清晰在列。
正説著,螢幕上線上巡護的數據跳動了起來——又有一名護林員進山了。
生態巡護,築牢一線屏障
進山的是馮學武,米倉山自然保護區事務中心獅子壩保護站的一名護林員。
溪流淙淙,鳥鳴啾啾。生態核心區與遊憩區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平時沒有外人進入,陪伴護林員的只有這片大山。
將摩托車停在山腳,打開手機上的巡護助手軟體,馮學武徒步進山。與此同時,米倉山自然保護區智慧管理中心的系統,也實時接收到了馮學武的巡護信號。通過巡護助手,馮學武不僅能夠將巡護現場照片和錄影傳送給中心,遇到緊急情況,還能夠第一時間與後臺連線,巡護安全性和效率大大提升。
雨潤山林,山間還瀰漫著霧氣,山路不太清晰,卻難不倒馮學武。一路上,哪塊石頭好走,哪可能碰見猴子,他都爛熟於心。管護工作是保護自然保護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打擊生態破壞,開展生態保護教育和森林防火。
1987年3月,17歲的馮學武接下護林員的“交接棒”,進入父親曾工作過的地方——米倉山自然保護區事務中心獅子壩保護站,成了站裏的“護二代”,主要負責上山巡護、調查走訪、村組宣傳等工作。
“很小的時候就聽父親説,大山給了他生活的樂趣及成長的鍛鍊,他要自覺承擔起保護責任。”馮學武回憶,耳濡目染下,他早早就了解了護林員這個職業,也明白了保護米倉山的重要意義。
剛進入保護站時,由於缺乏對林中動物的基本認識,工作前期請教前輩、查看書籍、觀察動物成為他每日的必修課。在日復一日的積累中,馮學武面對各種動物很快能立即辨認,並詳細描述出它的外貌特點和生活習性。
得益於一線生態管護,保護區內分佈的野生動物佔四川省分佈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29.93%,地表水、大氣各項指標均達國家一級標準,負氧離子濃度常年處於高水準。
馮學武當護林員已有35年,35年裏,他感到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工作量。自然保護區試點之初,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任務很繁重,村民不理解是常有的事。如今,隨著生態發展帶來的紅利,保護的理念越發深入人心,不少村民還主動加入到巡山護林的行列中。
在山裏走累了,馮學武掏出了家人準備的乾糧,啃兩口。“林有多深,情就有多深。”馮學武説,守護這片山林,受益的是這片山,是山裏的群眾,也是家人和自己,“護林讓我覺得很光榮。”
綠色産業,帶來幸福生活
太陽西斜,米倉山南邊木門鎮三合村的一戶農家小院裏,飄出陣陣飯菜香。
三合村村民孫榮思大爺家,嶄新的紅燈籠挂在門前。熏魚、臘肉、柴火飯……飯菜冒著騰騰的熱氣被端上桌。祖孫三代圍坐,吃著團圓飯。
米倉山盛産綠茶和廣元黃茶,茶産業是當地的支柱産業之一。
“到了這個季節,茶葉基本上停止生長了。我們這時對枝條進行修剪,便於春季發芽,可以提升茶葉品質和産量……”這幾天,孫榮思大爺便開始到家門口的園區裏施肥、除草、修剪。
跟著孫大爺的腳步,一起走進三合村,道路兩旁鬱鬱蔥蔥的茶園賞心悅目,一行行茶苗層層疊疊地排列在田間地頭,清晨的薄霧、遠處的民居以及此起彼伏的鳥鳴,讓現代化的茶園更顯得詩意盎然。
木門鎮是紅色革命老區,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先驅曾在這裡揮師作戰,運籌帷幄。現在以種茶聞名遐邇,經過多年的發展,茶産業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主導産業,近幾年,通過持之以恒的連續發展,紅色茶鄉綻新顏。
三合村是旺蒼縣最先開始引進發展黃茶的地方,目前也是當地投産規模最大的黃茶園區。
在三合村黃茶母本園,木門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張川介紹,2022年木門共計賣出60余噸新茶,其中最貴的茶葉賣到了18888元,去年老百姓每人平均增收達到9750元。
沿著蜿蜒的村道前行,道路兩旁的茶園中,不時有茶農在忙碌。
放下手中的鋤頭,孫榮思介紹,趁著晴好天氣做好茶葉冬管,把冬管搞好以後,春節過後茶葉産量就高、品質好0、早上市,能夠帶來更好的收益。
孫大爺家以前就是種植傳統的糧食作物,換不了幾個錢,現在他家發展茶葉,去年家裏種了4畝綠茶,一畝綠茶賣鮮葉可以賣3000多元,算下來一筆賬可以賣上9000到10000元,加上土地流轉給了專合社種上了黃茶,平時在專合社務工,還可以掙8000—9000元到10000元錢,家裏跟老伴一年可以掙上20000多元,今後孫大爺還要考慮把這個茶葉品質提高,得到更多的收益。
像孫大爺這樣從事茶産業發展的在三合村已有1500余人,佔全村人口的75%以上。依靠産業的帶動,全村每人平均收入如今已達到13000元。近年來,當地還通過企業+專合社+農戶的運營模式,以及與中茶所的合作,茶産業的科技含量逐漸提高,産量也相應提升。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村上建起了自己的加工廠,目前加工車間有兩條生産流水線,一條是制名優茶,一條是制大眾茶。在名優茶這條生産線上增加了連續殺青理條機,還有微波殺青機以及我們的茶葉提香機,通過專合社茶葉加工和鮮葉銷售,村上每年的産值突破500萬元以上。”旺蒼縣木門鎮三合村村委會副主任石義良説道。
從2008年當地龍山村茶葉專業合作社成立,當時年收入僅僅有5萬,到現在年收益500萬,三合村的成功不僅僅靠的是自身的努力,這更得益於旺蒼縣提出的“百億茶産業集群”和“黃茶産業強縣”發展戰略政策,讓眾多茶産業和茶農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特別是自2021年以來,通過科技賦能茶産業,小小一片葉,迸發出了更大的效益。
在該村,已經投入使用的茶葉科創中心,主要用於科學普及、科技創新、學術交流、人才培育、文化傳播,能高效的整合地方政府、茶葉企業、科研單位等多方資源優勢,共同打造米倉山茶“政産學研用”一體化科創服務平臺。
科技給予産業的賦能,當地茶産業發展又將邁向一個新的高度,隨著茶産業的興旺,當地還將紅色旅遊資源和綠色産業融合,搞起了鄉村旅遊,以産業為基礎進一步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
石義良説,感覺現在在村上就像生活在公園裏面一樣,也有很多年輕人返鄉創業,也開起了很多農家樂,辦起了很多民宿,包括農副土特産品銷售,收入也大大地提高了。
經過10餘年的發展,小小的茶葉已成為了當地致富的“金葉”,2022年三合村産業規模達到5000畝,産值1.6億。木門鎮茶産業規模2.9萬畝,産值4.5億元。2021年三合村更是上榜“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2022年木門鎮也上榜全省“現代農業十億元鎮”。
一片葉子實現了造福一方百姓的夢想,如今依託省級現代農業園東凡茶葉現代農業園區,和當地特色的紅色文化,當地形成了米倉山茶業主題公園、茶葉採摘觀光體驗園等一批茶産業景區,讓小小的茶葉不僅綠了鄉村,更富了百姓。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這一片小小的葉子還將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創造更大的奇跡。
現在的三合人憑著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精神,才讓三合村在致富的大道上,走得越來越遠,越來越好。
正在茶園忙碌的石義良手機響了。放下電話,他帶來了好消息:“明天又有幾批客人要到農家樂來吃午飯,又要多備點菜!”清香茶園裏,笑聲朗朗。(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