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位於四川石棉工業園區的石棉工業館揭牌開館。開館當天,石棉縣園區企業代表在解説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石棉工業館。
據悉,石棉工業館由舊廠房改造而成,館內外保留了當初工廠的部分原貌,並安裝了一些舊設備,意在以這個展館為“標本”,直觀展現石棉工業文化和發展歷史。
一走進館內,通道兩邊的時光軸格外引人注目。一串串數字,記錄了石棉工業史上重要時間節點的工業總産值。這些數字的背後,見證了石棉工業從零起步、發展壯大、走向輝煌的歷史進程,更承載了無數石棉人的辛勤汗水和默默奉獻。
展廳中央的清潔能源産業帶沙盤,還原了川礦第一口位於1248米海拔的正規平洞“1248坑”,該洞于1960年建成投産。穿過1248坑道這條“時空隧道”,是石棉縣“1+3”現代工業産業體系展覽區,能讓人現場體驗“一步跨越60年”。
“1+3”現代工業産業體系展區主要分為四個區域:百億清潔能源産業、礦物功能材料産業、稀貴金屬産業、精細磷化工産業。展陳區以豐富的圖文、化工原料及産品,以及化工領域廣泛應用的産品進行展示,生動全面地展現了石棉縣工業發展的進程及廣闊空間。
展館的盡頭,是一面大屏,展示的是四川石棉工業園區水氣土資訊化平臺。據四川石棉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熊葦介紹,該平臺能實時展現園區企業水氣土監測情況。如果水氣土監測超標,平臺會實時報警,輔助提供處置決策方案,更好地做好園區的環境監測,保護綠水青山。
“石棉工業館在外觀上記錄了石棉工業發展的歷史,在內部通過文化墻、沙盤、多媒體設備等形式,展現了石棉工業發展的歷程,是石棉縣以工業發展為主題的文化基地。”熊葦説,工業是石棉的根與魂,是石棉的支柱和脊梁,是石棉的未來和希望。通過建設營運石棉工業館,繼承發揚石棉老一輩工人留下的“川礦精神”,凝聚弘揚當代石棉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新精神”。
接下來,石棉縣將繼續堅持“工業為本、産業為基、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以“産業樹”為引導,以“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穩鏈”為抓手,砥礪奮進推動石棉工業經濟實現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