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023首個全國生態日“生態保護與科學教育”寶興主題日活動在寶興縣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由寶興縣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與國家公園研究院聯合主辦,國家動物博物館、寶興縣林業局、寶興生態環境局、大熊貓國家公園寶興縣管護總站、寶興大熊貓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靜生科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有眾文化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唐小平、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副局長楊永峰、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聶常虹、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總規劃師王鴻加、雅安市經濟和資訊化局二級巡視員曾毅、寶興縣委書記羅顯澤等領導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通過生態保護與學科教育探索國家公園建設發展之路
寶興縣委書記羅顯澤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羅顯澤在活動開幕式上致歡迎辭,國家部委、科研機構的嘉賓專家在首個“全國生態日”齊聚寶興,建言獻策,對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科學教育發展,助力寶興打造大熊貓國家公園標桿性入口社區具有重要意義。
唐小平從國家公園建設層面充分肯定了寶興縣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希望到場專家為國家公園創新建設發展,為寶興打造國家公園入口社區建設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楊永峰則表示,中國科學院將持續推進各項重大創新成果迅速轉化為科普資源,推動科研資源與寶興地區科普、科學教育服務深度融合。
聶常虹在發言中談到,寶興縣在國家公園建設中積極探索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調發展的可持續道路,為我國乃至世界自然保護建設提供了典範。
王鴻加代表四川林草部門表示,四川將以首個“全國生態日”為新起點,努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四川林草新篇章。
寶興啟動“生物多樣性小鎮”打造計劃
大熊貓之歌
寶興縣是世界第一隻大熊貓科學發現地和模式標本産地,全縣81.7%的面積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擁有大熊貓顏值最高、發現最早、國禮最多、密度最大、國家公園佔比最高“五個最”優勢。寶興縣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被譽為“世界動植物基因庫”,作為“熊貓老家”“生態王國”,寶興承擔著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使命。
在本次主題日活動中,寶興縣委常委、副縣長周聰發佈了寶興“生物多樣性小鎮”打造計劃。寶興縣人民政府將與國家公園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等權威機構合作,從科研保護、自然教育、入口社區、産業培育、設施建設、管理機制、建設項目、發展空間統籌等多個方面進行規劃和實施,為國家公園入口社區建設提供“寶興模式”。
唐小平、楊永峰、聶常虹、王鴻加、曾毅、羅顯澤,在到場嘉賓的見證下,共同啟動了寶興“生物多樣性小鎮”打造計劃。
專家齊聚寶興共同探討“生態保護與科學教育”課題
專家參加論壇
本次活動設置了兩場圓桌討論,分別以“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科學教育、博物教育”“國家公園建設與科學教育”為議題。北京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郭耕、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劉華傑、自然博物知名作家李瑞榮、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林業與草原局首席科普專家黃乘明、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李晟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原一級調研員陳劍萍、國家林業與草原局林草規劃院生態旅遊處處長喬永強、四川省大熊貓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志松等多位專家參與了討論,併發表了精彩觀點。
專家們提出,在2021年10月中國昆明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並正式設立了大熊貓等首批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國家公園體系建設,都離不開全民共建和社會參與。通過多種形式的科學教育與廣泛宣傳,可以提高公眾對生態環境的認識,引導人們保護和尊重自然,促進全社會積極參與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行動,這也將是未來國家公園建設中舉足輕重的一項工作。
“重走大熊貓發現之旅”科學考察研學營正式開營
生物多樣性小鎮啟動儀式
在本次活動中,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組織的首期“重走大熊貓發現之旅”寶興科學考察探索營正式開營,羅顯澤向科考營授旗。
在活動當日下午,還舉辦了《生活中的博物學》《戴維與大熊貓發現》《洛克線植物記》等三場科學講壇,分別由劉華傑、郭耕、李瑞榮主講。科考營成員、寶興當地科普工作者、當地中小學生一同聆聽了講座。
據悉,寶興科學考察探索營活動將於8月16日至19日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線科研人員、科普創作者、科學愛好者、青少年深入寶興,共同走進鄧池溝大熊貓國際溯源營地、蜂桶寨自然博物館、綠尾虹雉研究保護中心、神木壘原生態風景區等地,發現“熊貓老家”魅力。本次科考營活動將為寶興乃至大熊貓國家公園打造一個標桿性的自然教育研學路線,為推動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科學教育發展貢獻寶興力量。(寶興縣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