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0年地質災害零傷亡! 四川什邡做了些什麼?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1-03 12:51:59 編輯:陳欣 點擊:
地處龍門山脈的什邡,環境優美,夏日清涼,是消暑納涼的好去處,然而這裡也是極端氣候頻發、多發和地質災害隱患點較多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什邡又是如何做到近10年來未出現因地災傷亡事件的發生?
“因為一張‘網’。”什邡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道出其中的“秘密”。
織密防控網路  實現資訊全掌握,反應更快速
這張“網”到底是怎麼織成的?又是如何發揮作用?
“針對山區地質災害防治,我們建立了‘1461’工作體系。” 什邡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具體而言,就是成立1個工作專班,建立會商研判、巡查排查、應急救援、資訊報送4項工作機制,抓好人員安全、車輛通行、道路安全、地災防範、洪水防範、房屋安全6項重點工作,從而織密1張防控網路。
在這張“網”中,鎣華鎮竹溪村9組村民尹邦成作為一名專職監測員,負責該村筒車坡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守護著附近13戶村民安全。在他的日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了他的巡查情況。
10月30日上午,他和往常一樣來到筒車坡地質災害隱患點查看,然後用手機拍下照片和視頻,再將其傳到工作系統裏,以方便其他部門了解情況。
“我的這個點還安裝了裂縫位移計和雨量筒,只要隱患點上出現問題,機器能立即將資訊傳輸到我們的手機上。”尹邦成説。
像這樣的儀器,什邡市在梳理的30處威脅人數較多的地災隱患點,安裝專業監測設備134台,實現部、省、市、縣四級互聯互通。
“我們還與周邊縣市開展跨區域聯動。通過織就的這張‘網’,實現資訊全掌握,什邡各部門就能快速做出反應。” 什邡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説,按照“提級響應、見預(雨)就撤、嚴格管控”要求, 2023年什邡市共計主動避險41000余人次。
隱患點治理、住戶搬遷  217處隱患點減少到57個
地災隱患點的大幅減少,是近10年來未出現因地災傷亡事件發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數據顯示,近三年來什邡市投入2300萬元開展地質災害治理、搬遷等項目25處,地災隱患點由2020年的217處減少至2023年的57處。
竹溪村村民張建初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花了2萬多元,就住上了凈面積為90平方米的房子。而之前,他住在楊家山,這裡地質災害頻發。尤其到了汛期,晚上睡覺都不安心。
“現在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張建初高興地説,“家裏還通上了天然氣和自來水,離場鎮也近,趕場方便。”
據悉,什邡市以政府出資、社會捐助、村民自籌等方式,創新探索“六個一點”籌資方式,極大降低避讓搬遷成本,確保搬遷保障更貼心。其中,竹溪村楊家山滑坡點搬遷安置項目,節省群眾搬遷成本550萬元。
“演練也是我們的必修課。” 什邡市地質環境監測站站長王恩剛介紹,通過演練,可以完善應急預案。同時,也讓群眾參與其中,一旦遇到,就知道該如何避險。
據悉,什邡市全年共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115場次,不斷提升預案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群眾應急避險能力。同時,建成市、鎮、企業多層救災物質儲備體系,打造救災物資儲備庫(站、點)6個,儲備更新搶險裝備器材、救災物資15萬件,確保有效救援。(張漁 周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