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元宵,鬧完元宵拉保保。2月6日是農曆正月十六,也是四川廣漢市一年一度的“保保節”。 時隔三年,這個地方民間傳統習俗在眾人的期盼中熱鬧回歸。在廣漢市房湖公園和金雁公園兩個“拉保保”的主會場,到處張燈結綵,花團錦簇,人如潮涌。截至6日17時30分,20余萬人涌入廣漢城區,房湖公園、金雁湖公園入園8萬餘人,共拉成223對保保(房湖172對,金雁51對),歡聲笑語響徹整個雒城。
“傳統民俗”的“前世”和“今生”
對中國人來説,過完正月十五才算是過完年。但在廣漢,過年比其他地方要多一天,年味兒從元宵節升溫,正月十六“保保節”才是真正的廣漢狂歡節!
“保保節”起源於民間的“遊百病”與“拉保保”習俗,人們在過大年鬧元宵之後,又穿上節日盛裝,出門踏青遊玩一天。據説這天出門遊了春,即可消除百病,是順利、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因此人們又稱它為“遊百病”或“遊毛病”,祈願消災祛病、招祥納福。
廣漢“拉保保”始於清代康熙年間。自1985年開始舉辦,發展至今已從自由的民間活動發展為有組織的“民俗節日”,成為廣漢市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遊品牌,廣漢這座西南小城也因“保保節”而聞名。
每年正月十六,來自廣漢以及周邊成都、綿陽等地群眾扶老攜幼涌進廣漢城區,聚集于房湖公園十二棵古柏前,見證 “拉保保”的熱鬧場面。房湖公園十二株古柏樹為明代所植,有“百年長壽”“百病不生”“百事順遂”等寓意。每年的這一天,遊客均在20萬以上,孩子家長將孩子的帽子(俗稱豬兒帽)戴在心儀的“保保”頭上,即表示“拉”成功。
歷經三百餘載的廣漢“保保節”,名氣越來越大,至今尤盛,“拉保保”也成為廣漢人文脈絡最長、群眾參與最廣的地方民俗活動。由於人數眾多,地點也從房湖公園增加到金雁公園共兩個地點,並被譽為“華夏民俗一絕”。200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廣漢“保保節” 納入首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保保節”拉的是“開心”和“祝福”
“開門迎春春回大地,抬頭見喜喜滿神州。”房湖公園是每年“保保節”的主戰場,歷史悠久、年味最濃。還未到公園開門時間,公園前的廣場上已經聚集了數千名市民和遊客。
上午8點30分,“拉保保”活動正式開始。在房湖公園十二株古柏樹下,人群圍得裏三層外三層。許多家長帶著未滿10歲的孩子滿懷喜悅地在人群中“物色”合適的“保保”,“有眼緣”則成為最重要的選擇標準。而一些自發組織的市民,主動幫助孩子的家長拉“保保”。
“今天我準備給孩子拉個‘保保’,一大早就趕過來嘍,我還在看哪個是合眼緣的。”來自綿陽的李成君滿懷期待地説。
“拉到咯!拉到咯!搞快喊‘保保’! ”8點43分,人群中一陣歡呼,一位長相富態的男子被大家簇擁著,和孩子家長一起走向“保保節登記處”。這也是當天房湖公園拉成功的第一對“保保”。
“我是來看熱鬧的,沒想到被拉成了‘保保’。”來自中江縣的何克金對孩子父母説,“以後我們就是乾親家了,祝願孩子健康成長!”
雙方在登記後,到公園設置的打卡點拍照留念,組委會也專門準備了兔子玩偶和蛋糕,贈送給拉保保成功的“幸運家庭”。
在現場,不時有男保保和女保保被戴上孩子的帽子,簇擁著走向登記臺。來自廣漢三星堆鎮的羅兵在登記後還抱起孩子在房湖公園遊覽玩耍。“寶寶很乖、很可愛,我很喜歡這個孩子。”羅兵説,“希望我們兩家人以後常聯繫,願寶寶健康成長!”
廣漢“保保節”用奇妙的緣分將素不相識的兩家人“拉”在一起,幸福歡樂的笑容寫在雙方的臉上。“保保”們戴著寶寶的帽子,和寶寶父母從此結成了“乾親家”,為新的一年增添了喜氣,也共同呵護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張漁、孔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