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若爾蓋濕地草原保護暨生物多樣性研討會將於6月28日舉辦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6-26 08:30:00 編輯:張夏桐 點擊:

6月28日,“2023年若爾蓋濕地草原保護暨生物多樣性研討會”將在若爾蓋唐克鎮黃河九曲第一灣舉行。來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中心、中國濕地保護協會、阿拉善基金會、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國內外相關行業機構的專家學者將參會研討。

據悉,屆時全球環境中心(馬來西亞)濕地專家Faizal Parish,鳥類專家、國際濕地高級顧問John Howes、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鄧東周、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吳寧將分別圍繞“以全球視野講授濕地草原保護與生物多樣性”“若爾蓋國家公園建設的機遇與挑戰”“濕地公園生態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內容作主題發言,與會專家學者將為若爾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治理工作建言獻策。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共若爾蓋縣委、若爾蓋縣人民政府主辦,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若爾蓋縣林業和草原局承辦。本次大會上將發佈《若爾蓋濕地保護與生物多樣性宣言》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外,若爾蓋縣“縣鳥”及系列“吉祥物”將首次對外發佈。同時,大型紀錄電影《讓世界看見若爾蓋》也將舉辦開機儀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率先在國際上提出和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推動生態安全屏障愈加牢固。2021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要求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提升生物多樣治理能力,深化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

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境內,是中國第一大高原沼澤濕地,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澤,同時也是青藏高原高寒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保護區內水草豐茂,沼澤、湖泊星羅棋佈,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經此處,獲得超30%的水源量。又素有“雲端天堂”的美譽,藏語裏親切地稱呼它為“若尕”。

這片幅員166570.6公頃的廣袤濕地草原,平均海拔3500米,擁有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生存繁衍著豐富多樣的動植物。這裡盛産蟲草、貝母、雪蓮等名貴中草藥,有黑頸鶴等特有物種和瀕危稀有物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17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46種,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和熱點地區之一。

本次大會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探索生態産品價值的實現機制,探索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若爾蓋濕地草原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的有效模式,處理好生態保護與原住居民生産生活的關係,科學有序推進若爾蓋濕地草原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各項任務,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張振 張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