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用功25載,理縣錨定乾旱河谷治理保護目標不放鬆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3-13 14:38:36 編輯:戚譯升 點擊:
陽春三月萬物蘇,植樹添綠正當時。3月12日,以“綠化全縣·峽谷添彩”為主題的理縣2023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在薛城鎮啟動,活動旨在動員全縣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到義務植樹活動、乾旱河谷生態治理保護行動中,用實際行動為建設藏羌生態文明走廊、推進現代化美麗新理縣進程、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作出更多積極貢獻。

據了解,理縣作為岷江支流雜谷腦河的發源地,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重要組成部分。全縣沿河分佈著1.83萬公頃乾旱河谷地區,地勢狹窄險峻、地災點多面廣,生態環境脆弱。為加大對乾旱河谷的治理,理縣大力實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管護、草原生態治理等重點工程,通過25年的治理,共完成營造林9.5萬畝,全民義務植樹46.2萬株,森林蓄積量凈增340萬立方米,草原植被綜合覆蓋度達87.4%。
尤其是近年來,理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決按照省委關於建設“川西北生態示範區”要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入實施“七大保護”行動、“七大治理”工程,生態保護治理初見成效、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繪就了“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生態魅力畫卷。
“正所謂‘三分造七分管’,理縣綠化委員會除了派出工作人員進行檢查指導,還會隨機對各綠化區域進行督查,並將負責後期管護工作明確到各責任單位。”理縣林草局工作人員黃勁松説。為了保證“增綠”成效,縣綠委會還將在10月中旬對各綠化區域成效進行統一驗收,驗收結果將納入該年度目標考核。成活率低於80%的區域,由綠化實施單位在秋季或來年春季補植;對不履行義務植樹、或達不到要求又拒不整改的,將按照相關規定問責。
林草,承載的是生態,延續的是文明。當天,理縣幹部群眾和學生200余人參與到義務植樹活動中,共栽種岷江柏、紫穗槐等900余株。(陳科 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