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70年 · 印記(4)| 梭磨河、杜柯河,築路的歌聲震山谷

來源:美麗阿壩 時間:2023-02-17 15:19:59 編輯:田恒銘 點擊:
1956年6月3日,《岷江報》一版刊登了一條消息——《龍塘公路第一段動工修築》,報道説,這條全長128公里的龍塘公路起于龍日壩,經安曲到唐克,再延伸到甘肅夏河,然後連接西北公路路網,于1956年5月31日第一段工程全面動工,爭取10月底全線通車。
這是我州自成阿公路通車以來又一重大的交通項目。確切地説,建設龍塘公路相當於一個風向標——剛剛建成的成阿公路就像一個樹榦橫亙在自治區腹心地帶,在這條樹榦上,今後,將生長出許許多多條“樹枝”——這些樹枝狀的公路將向外可以通達周邊省份連接祖國各地,向內會把觸角延伸到各縣、鄉,甚至各村各寨。
這是多麼令人期待的遠景啊!可是在當年的國家經濟條件下,公路不是説修就能修的,全國都處在百廢待興的狀態,只能慢慢來。那是不是大夥兒都在坐等著呢?當然不是。在一九五五、一九五六年《岷江報》的報道裏,我讀到自治州各地暫時還沒有公路的地方都在大修馬車道、驛道。儘管比不得能跑汽車的公路,但是這些簡易便道通行能力與舊社會相比較,已經非常發達,老百姓從這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出行便捷。
就拿我的家鄉壤塘蒲西來講,我知道通汽車那是1960年以後的事了,但我從《岷江報》上讀到,在這以前這裡先修通了驛道。短短百十來字的《提前修好了二蒲段》(《岷江報》1956年5月16日第二版)一文報道説,綽斯甲觀音橋——宗科驛道項目二嘎裏到蒲西的新修段比計劃提前五天完工,“整個路段都是從茂密的原始森林、流沙地帶和懸岩上鑿通的。”修路的主力是當地沿線的老百姓,“築路中,各族民工展開了勞動競賽,工效普遍提高了一倍至三倍。”
在《岷江報》有關修築馬車道驛道的報道中,我反覆讀到各地群眾熱心支援、投身工地參加勞動的故事。明知道今後國家建設的公路必定會通達家鄉,可是大家並沒有坐等幸福來敲門,而是在黨和政府的引導下,自力更生,先修簡易便道,力所能及把出行條件改善好。每念及此,我為父輩們的勤勞和創業精神感動不已。
在自治州,另一條重要驛道是馬爾康到觀音橋這條道路。這條驛道雖離成阿公路大道遠,但卻是連接大金、綽斯甲和壤塘的交通命脈。梭磨河、杜柯河沿岸同岷江沿岸的汶川、茂縣、松潘一帶自古就有茶馬古道不同,古時這裡沒有官家的驛道,也沒有像樣一點的商道,人們出行辦事,困難重重。修築這條路,在當時的重要性不言自明。1956年5月9日,在沿線群眾的努力下,這條驛道全線修通。這條驛道全長五十三公里,“其中有十一公里是新修的,有四十二公里半是在原有小路基礎上加寬修平。全線修有一點二五公里的保坎,三處偏橋共長三十三公尺,七座木面小橋共長四十七公尺,共作了二萬一千個土石方工程。”行走在剛修好的道路上,人們別提有多高興了。“現在,修好的驛道,路面有一點二公尺到兩公尺寬,全路上沒有特別陡的坡,比較陡的坡路都修砌有石梯,人和牲畜行走起來非常方便。”
每天奮戰在工地上的,無一例外是當地人民。清晨,早在晨光出現前,工地上就有了鐵鍬鋤地的聲音;傍晚,人們頂著星光才下工地休息。築路中,參加勞動的民工發揮主人翁精神,勞動積極性特別高,還經常開展勞動競賽。各地村寨的人們也熱情地給民工們送茶送水送菜,力所能及幫助民工修路。
“當地各族人民認識到修築這條驛道對自己對國家都有利,認識到只有交通方便了,才能更好地發展我州各族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事業,改善落後面貌,改善生活,因此,各族人民都積極地參加和支援築路。”
這條驛道是三月二十五日開工修築的,只花了四十四天全線就修通了。“在沒有修通這條驛道前,人們從綽斯甲的觀音橋到馬爾康買賣東西要翻越五座大山,而且道路窄小崎嶇難走,時常發生人或牲畜跌傷跌死的事件。現在這條驛道修好了,人們往來都感到非常方便。八十二歲的藏族老人勒爾烏經過這條新修的大道時感概萬分:“以前在這條路上不知丟了多少牲口,前年還在這條路上跌死一個背箐子的王老漢咧!現在路修好了,對我們這裡的人來説,真是辦成了永世都忘不了的一件大好事。”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另一段要道——刷經寺到馬爾康的大道也在快馬加鞭地建設中。
“今年三月,當刷馬路要在卓克基附近一帶開工的消息傳來的時候,當地藏胞非常興奮,他們奔相走告:馬車路就要修到我們門口來了!”(《當馬車路修到藏胞門口的時候》《岷江報》1956年5月30日第二版)(作者注:據《刷馬馬車路改稱刷馬簡易公路》(1956年7月20日第一版)報道,該道路建設初期稱馬車路,後來調整建設方案,改稱為“刷馬簡易公路”,並按公路標準設計建設)
這篇報道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當地群眾支援工地建設的故事,讀來有情有景,特有感染力。
在麻米山的深溝裏,築路民工們初到工地的時候,因為帳篷還沒有運到,只好借住在藏胞家裏,但是主人家沒有把他們當外人看,而是熱情接待和傾情幫助。藏胞們主動讓出房子,借出銅鍋、茶壺、罐罐等用具給築路隊伍使用。開工後,經常可以看到藏胞們把自己儲藏的酸菜、洋芋、小白菜、蔥子以及臨時做成的涼粉等背到工地上來,送給築路的民工們吃。築路幹部再三的要按價付錢,藏胞們總是這樣説:“你們修路太辛苦了,送這點菜給你們吃,表示我們的心意,請收下吧。”
在修路工地上,成批物資的短途運輸任務,主要靠當地的群眾來完成。運輸大米和麵粉時,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毪子口袋或水毯套在或蓋在裝糧食的口袋上,避免被岩石或樹枝撞壞;夜晚野外露宿時,他們總是要找些石塊、木頭墊在糧食下面,以免受潮。“四月二十一日,有一批物資急需轉運,可是卓克基街上的牲口都牧放到很遠的牛場上去了,好多男子也不在家,情況很緊急。這時,卓克基街上的藏族婦女角木、阿響以及腿腳不便的卡底等六人自告奮勇來運送。二十二日清早,她們一早出發到西索溝深山的牛場上找牦牛。深山裏積雪很厚,很難行走,她們迷失了路,走了一天還沒有看到牦牛的影子,但是,她們找不著牦牛不下山,夜晚就在雪山上露宿,吃點又幹又冷的饃饃充饑,終於在第二天上午把牦牛趕下山來,並順利完成了運輸任務。”報道還説,開工兩個多月來,卓克基一帶的群眾已為築路民工轉運了一百六十多噸物資。
從四月底開始,在十二中隊工地上出現了藏族婦女。“這是卓克基街上的藏族婦女們,她們剛剛在緊張的春耕生産告一段落後,拿起自己的工具,來參加義務勞動。”報道寫道,五月五日這天,不到十戶的俄瑪互助組,就來了十八個人。卓克基街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藏族人家,都先後到工地參加了義務勞動。他們同築路民工一起休息,一起收工,誰也不願意落後,在挖土、鉤土和運土中,還互相進行了比賽。
不久,在麻米山的深谷,在卓克基的對岸,已經出現了一段一段平坦寬闊的路基。人們從中看到了通往美好生活的遠大前程,看到了社會主義的光明道路。藏族老人阿斯大説:“只有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才有這樣幸福的好光景。”(華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