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飽含幸福感的民生答卷 ——資陽市大力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紀實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7-12 11:59:20 編輯:劉奕麟 點擊:

老舊小區改造、農村道路隱患排查整治、安置房公共場所安全隱患整治、居民小區污水溝整治、推進移民後扶項目建設、新建九義校、開展法治教育基地建設……一幅幅生動的民生圖景、一份份暖心的民生帳單,讓全市人民感受到的,是滿滿的幸福感、妥妥的獲得感。
探秘這當中的“幸福密碼”,是資陽市近年來推行的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試點。
一項新制度的推行,拓展民主新途徑
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製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備受各級各界關注。
老舊小區改造,向陽社區有了運動陣地
2018年9月,省人大常委會確定雁江區作為試點縣區,資陽市確定雁江、安岳、樂至的5個鄉鎮為試點鄉鎮,啟動了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試點工作。
這是一項什麼樣的制度?人大代表如何參與?票決出的民生實事項目如何實施?
據悉,該項制度是指縣(區)、鄉鎮政府在廣泛徵求社會各方意見建議基礎上提出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在縣(區)、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上,由人大代表以投票表決方式決定正式項目,交由政府組織實施,並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監督與評價的制度。
納入人大代表票決制的民生實事項目,是以政府財政性資金投入為主,由政府在本行政區域內實施的普惠性、公益性和社會效益較為突出的民生類公共事業項目,一般應為當年度可以完成,確需跨年度分步實施的項目,應有明確的年度階段性目標。提請票決的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應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有明確可靠的政策、資金、土地等保障。
“以前辦民生實事,基本都是黨委政府收集意見後決定什麼該做,什麼先做。現在將決定權交到人大代表手中,人民群眾通過自己選出的人大代表,成為民生實事的建議者、決策者、監督者和最終的受益者,真正體現了人民群眾當家做主,體現了群眾的事情群眾説了算。”資陽高新區松濤鎮人大主席魯勇介紹:“從‘為民作主’到‘由民做主’,你別看這裡面只有一字之差,邁出的卻是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大步!”
一批民生實事的辦理,彰顯為民新實效
“我發自內心地為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點讚!”日前,在高新區松濤鎮插花社區插花街A區安置小區業委會主任劉伍付發出感嘆。
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讓插花小區有了休閒桌凳
“你不曉得我們小區以前的痛苦哦,設施不全,廚房生活污水直排進露天的水溝,長年累月,污水橫流,臭氣熏天,700多戶2000多人怨聲載道……”
該小區屬於農民拆遷安置房,沒有物管,只有小區自發成立的業委會自治組織。面對每時每刻的污水困擾,業委會只得時不時請人清理。維修工唐德全回憶起往昔還苦不堪言:“污水溝裏有水管和通信線纜,清理時不能用工具,怕破壞到設施,我只好用手一捧一捧往外抱,又臟又臭,十多年來整傷心了……”
居民的怨氣、期盼,小區業委會人員的痛楚,社區黨委書記余茂章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作為松濤鎮一名人大代表,他積極履職,將該小區居民修建水溝治污治臭的心聲反映到鎮上。今年4月,該鎮召開人民代表大會,小區污水溝整治清淤項目順利通過了全體人大代表的票決,納入該鎮今年8個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推進。如今,投資14余萬元的整治項目已接近尾聲,水溝擴寬、加蓋、水管線纜移線、清淤等加緊進行。“作為一名人大代表,能夠促進老百姓急難愁盼事情的解決,也大大激發了我的履職熱情!”余茂章高興的説。
“要整就整好,要徹底改善小區的人居環境!”在該鎮人大主席魯勇的積極爭取下,為小區居民置辦了10套休閒桌椅、增加了6件健身器材,讓居民茶余飯後能夠在小區裏休閒娛樂健身,受到居民的熱烈歡迎。採訪中記者看到,炎炎烈日下,居民們卻在綠蔭環繞的樹林下休閒聊天,好不愜意,幸福感真切地洋溢在他們臉上。
相比插花安置小區水溝清淤的民生“小項目”,雁江區蓮花街道向陽社區的老舊小區改造,可以説是“大手筆”,居民的感受更是翻天覆地的。
“13棟樓35個單元404戶居民,轄區破産改制企業多,房子破舊,臟亂差成了這裡最打眼、最突出、群眾最急切盼望解決的問題。”談到向陽社區的過往,社區黨支部書記朱雪梅簡要概括。在開展票決制試點中,向陽社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得到了人大代表的贊同票,並加以實施推進。
如今的向陽社區“大變臉”,顏值大提升。日前,記者在位於資陽火車站附近的向陽社區鐵二村看到,經過老舊小區改造後的居民樓煥然一新,院壩路面黑化、設置運動場、環境美化,變化歷歷在目。特別是小區以建築、車、景墻、樹等為載體打造以火車文化為主的城市文化符號,讓整個小區充滿了濃濃的工業風。院壩裏,一輛綠皮火車頭,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懷舊、拍照打卡,感受車站文化,體驗交通出行工具的變遷。
86歲的居民張貞娛説,她在這裡住了40多年。因為房子破舊、環境臟亂,兒子曾將她接到外面住。“現在改造得這麼漂亮,大家相當滿意,所以我又搬回來住,每天與老街坊鄰居在一起,親切、開心!”
三年多來,一件件民生實事得到辦理,集點成線、整體推進——
雁江區區本級累計投入36.15億元,票決實施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食有所安、勞有所獲、弱有所扶、民有所護等8大類民生實事項目40項112小項;安岳縣在原城北鄉、長河源鎮、岳陽鎮開展試點,共徵集建議項目113個,初定候選項目24個,完成票決實施項目18個;樂至縣在高寺鎮、原龍溪鄉開展試點,共徵集建議項目31個,梳理形成候選項目11個,票決實施項目9個。
三年試點經驗的取得,開啟民主新征程
三年多來,該項制度在資陽推行得怎麼樣?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從“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是最大的改變;豐富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資陽實踐,是最大的收穫。
雁江區“六張清單”串聯“八個環節”成經驗。制定民生實事項目初選、候選、票決、實施、監督、效果“六張清單”,串聯形成徵集、初定、審議、票決、實施、報告、監督、評估“完整閉環”。同時,建立完善“民意徵集廣、項目審查嚴、票決程式實、跟蹤監督緊”的推進機制,讓民主程式規範嚴謹。
安岳縣“群眾‘點單’、代表‘定單’、政府‘領單’、人大‘驗單’”工作模式成亮點。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民生實事項目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推動政府興辦民生實事項目更加科學、更富成效;聚焦關鍵環節,切實把好項目入口關、票決程式關、監督評議關,推動票決項目如期完成。
樂至“縣委高度重視、人大積極主導、政府切實履職、統籌推進”模式是特色。縣委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縣人大常委會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推動票決制工作有序開展,縣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壓緊壓實責任;強化制度建設,走出去學習,推動工作落實。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各級對該項制度推行的感受如何?
向陽社區老舊小區改造新貌
雁江區副區長楊平深有感觸:“回顧這幾年的工作開展,一件件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大事、小事得到有序解決,一項項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民生項目拔地而起,我們深切感受到票決制實現了政府決策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是貫徹人民當家做主制度的有益探索。”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榮木指出,三年多來,各試點單位著力程式設計、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為踐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民生實事項目從“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轉變,更為人大做實決定工作、做深監督工作、做活代表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陽實踐和資陽經驗,極大豐富了基層民主政治形態,推動了地方依法治理、民主治理進程。
2022年,中央、省委、市委相繼召開人大工作會議,對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載體作用、推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作出部署。省委、市委及時發出通知、提出要求,安排縣鄉兩級開展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工作。資陽市人大認真貫徹、紮實推進,迅即召開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工作現場會,總結試點經驗、擘畫藍圖路徑,明確提出“縣級今年開展、鄉鎮今年啟動、三年全覆蓋”的要求。
積力所舉,則無不勝;眾智所為,則無不成。今天,資陽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征程再次開啟。(肖正君 胡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