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資陽②|我家住在公園城市裏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7-06 17:22:32 編輯:田恒銘 點擊:
冬季晴朗乾燥,夏季涼爽濕潤。境內山湖交錯,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地貌錯落有致,景色雋秀,舒適宜人的自然環境讓我們深深感受中國長壽之鄉的山水美景、人文美景。
資陽一座歷史文化古城,“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城市美不美,一看山二看水。穿城而過的沱江、九曲河變身為城市的“綠腰帶”。在資陽,良好的生態環境正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盛夏的傍晚,陽光靜靜地灑在沱江水面上,泛起金色漣漪,與藍天白雲交相輝映。
綠色宜居地生態宜業城
資陽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用實際行動堅決執行習近平總書記“空氣品質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剛性要求,全力以赴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資陽近幾年也形成了黨政帶頭抓,部門統籌抓好工業源、移動源、揚塵源、燃燒源污染治理,標本兼治在,這穩固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上,也不斷推動了環境空氣品質。
2022年1—5月,全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3.88,排名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47名,全省15個重點城市第7名;PM2.5平均濃度為38.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3.2%;優良天數比率為84.8%,同比上升0.7%。
在今年全國空氣品質排名前20名城市中四川省資陽市、雅安市、遂寧市、南充市、綿陽市、廣安市、內江市、德陽市榜上有名,資陽更是穩穩喜提全國第三!這些數據的背後,體現了資陽大氣污染防治所取得的成效,亦彰顯了資陽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就。當然,這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資陽領導幹部背後的辛勤付出。
共繪公園城市建設美好前景
“天是那麼藍,水是那麼清,太美了!”路過資陽的人們總會不由自主的誇上一句。看著眼前美麗的風景,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享受著溫暖的秋日陽光。瞬間覺得生活很舒適。近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國省戰略機遇助推資陽提速發展。
如今的資陽,正著力提升城鎮化水準和中心城區首位度,已把打造綠色生態的山水魅力公園城市作為城市發展的奮鬥目標之一。資陽將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相結合,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省級森林城市,正進一步推進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等創建工作,提升城市品質,塑造城市精神,提升市民對城市家園的認同感、自豪感。
截至2021年底,資陽市城區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5.8%、綠化覆蓋率達到38.5%,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6平方米,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一幅山水攬翠、美麗怡然的綠色畫卷徐徐展開的同時,更體現出資陽在新機遇下建設現代化城市的深邃思考和戰略謀劃,並明確了公園城市建設的內涵和外延,天藍、地綠、水清的城市理想將逐步成為現實。資陽“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眼睛,以對待生態環境為生命”,繼續做好生態保護的“加法”和環境污染的“減法”,努力讓綠色成為資陽最美的底色。
資陽優良的生態環境是如何形成的?這不得不歸功於資陽堅持優化産業和能源結構,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城市發展中。近年來,資陽明確加快構建“4+X”現代服務業體系,聚力發展現代物流、現代商貿、文化旅遊、健康醫養4大支柱型産業,培育發展金融、科技、商務等新興服務業,推動服務業高品質發展。
資陽通過不斷優化産業和能源結構,逐漸讓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城市發展脈絡,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近年來,資陽堅持突出問題導向,聚焦“藍天、碧水、凈土”,用“建、治、管、改”推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繪出了一幅生態美麗畫卷。主要舉措是:我市積極推進成德眉資大氣污染聯防聯控,2017年以來,針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了“定點包片·聯合執法”攻堅行動,在藍天保衛戰中強化實施“減排、壓煤、治車、抑塵、控秸”五大工程,搶抓每一個“藍天”。科學治氣力度持續加大。
2021年開始,資陽市首輛大氣走航監測車正式發車,這是一台裝備“黑科技”的環境監測車,不僅能邊走邊測大氣污染,還能精準鎖定污染源。此外,空氣微觀子站、無人機、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手持快速檢測儀等高科技裝備也全面應用在藍天保衛戰中,通過搭建起“天地一體化”監測平臺,實現了對污染源的快速發現、識別和處置,精準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共用綠色生態,養育四方生命
從2017年取締以沱江為主的所有河道網箱養殖到2021年“十年禁漁”政策落地,在相關部門廣泛宣傳動員下,資陽市漁民主動“上岸”,還江河滔滔清流。同時,資陽市持續攻堅沱江、瓊江及其支流綜合治理,落實九曲河、陽化河枯水期管控措施;補上管網短板,提高污水處理能力,累計投入30.5億元,建成管網1700余公里、城鎮污水處理設施88個、農污設施408套,日處理能力達25.37萬噸;沱江幹流2個國控斷面水質不斷改善,連續48個月達到優良,2021年上半年提升至Ⅱ類。
“以綠水青山的自然生態環境養育萬千百姓”這也是資陽想得到的結果。為了讓廣大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資陽有序開展了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地塊土壤環境品質調查評估、重點監管企業自行監測和隱患排查及整改、土壤環境監督性監測等相關工作,不斷強化土壤環境品質監管。全市廣泛開展土壤污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鼓勵公眾參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完成全市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確定詳查單元33個,確定詳查點位298個,按照優先保護、安全利用、嚴格管控三個類別對農用地進行分類管控;全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基礎資訊採集、自審、內審、風險篩查等相關工作已全面完成。2020年全市危險廢物共産生5229噸,主要轉移到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全處置,全年沒有發生危險廢物環境污染事故,讓資陽的人民生活更加放心。
現在和未來的資陽也將一直秉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綠色的種子在“成渝之心巴蜀門戶”這塊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相信未來,資陽將繼續堅持走好綠色發展之路,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生態福祉。(肖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