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渝開展邊際司法協作 助力邊際矛盾糾紛調解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3-16 12:08:29 編輯:付仁錄 點擊:

“跨省市的兩地法官坐到一起調解案子,我們還是第一次見識,既便利又高效!”日前,安岳縣人民法院通過與成渝邊際間矛盾糾紛聯調聯動機制,促成時間跨度5年、地域涉及重慶市潼南區和安岳縣兩地的5件經濟糾紛得到實質性化解,讓昔日反目的好友握手言和,贏得了當事人對跨區域糾紛協調化解的聲聲感激。

被告夏某家住安岳縣護龍鎮,原告鄭某、沈某等5人家住重慶市潼南區塘壩鎮,兩地恰好是川渝邊際毗鄰的交界處,原被告雙方自幼相識,是相鄰相親的好朋友。2017年,夏某承包了成都市新津區某大橋項目的鑽樁工程。出於“搭夥掙錢”的好意,他邀約鄭某、沈某等5人自帶樁機到項目施工。工程完工後,項目公司尚未結算,夏某共欠鄭某等5人勞務費60余萬元,於是先向5人分別出具欠條,並口頭約定等項目公司最終結算了再結錢。但項目公司結算時,因工程量等原因導致夏某收入“縮水”,他便要求大家一起分攤虧損了的錢,鄭某等5人不願意,於是夏某拒絕給付尚欠5人的尾款,雙方從此反目、互不往來。眼看欠款5年有餘,鄭某、沈某等5人決定到安岳縣人民法院起訴,而身在外省的被告夏某知曉後避而不回,使得矛盾愈發激化。
經承辦法官多次聯繫,夏某最終回到護龍鎮應訴。為促成高效調解,安岳縣人民法院借助成渝地區法院系統簽訂的跨區域協作框架協議及邊際糾紛聯防聯控聯調機制,主動對接潼南區塘壩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與塘壩人民法庭進行聯動聯調,並積極組織召開邊際聯調推進會和調解預案會,確保多個調解主體科學合理分工,有條不紊推進調解工作展開。
為了不讓當事人多跑路,調解場地設在潼南區塘壩人民法庭,安岳、潼南兩地法官共同參與。經調解並達成協定,5名原告同意各自讓步2萬元權利主張,夏某當場支付了6萬元的首批誠信兌現款,並約定餘款給付期限事宜,就此化解了長達5年的糾紛。
安岳縣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與重慶市潼南區加強訴源治理、案件審判、執行協作、業務研討、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邊際司法協作,積極打造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地方協作的樣板,為川渝兩地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保障。(肖正君 胡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