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策”各具特色
12月1日上午,走進攀枝花市西區格裏坪鎮新莊村八組山坪塘水庫,一排排藍色圓桶仿佛一個個小池塘,裏面的小魚兒遊得歡快。
“我們探索村集體和村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發展圓桶養魚,打造了7000多平方米的生態迴圈種(植)養殖項目。”村黨總支書記張繼華笑呵呵地説,項目地處芒果産業基地和漢白玉採石區相鄰又背靠大黑山國家森林公園,通過特色生態養殖産業的發展,逐步建設成集特種水産養殖業、優質高效種植業和旅遊觀光與休閒于一體的現代生態迴圈農業示範區,將成為新莊村旅遊觀光的窗口。
近年來,西區堅持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加強基層黨建、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建立集體經濟“一村一策”發展規劃和項目專規庫,整合各類資源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今年,整合各類資金4000余萬元,包裝儲備村集體經濟項目30余個;引導特色農産品融入“攀果”體系,發展特色餐飲、電商銷售,打響特色品牌,以産業化引領村級集體經濟品牌化發展。成立村辦股份制集體企業,開展特色果蔬銷售與配送業務,共同經營、共同受益,富了集體,鼓了村民腰包。1—11月,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已達1000余萬元,同比增長26%;測算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增長1000余元。
格裏坪鎮黨委書記吳秦介紹,莊上村和金家村儲備項目規劃已納入省“十四五”規劃發展項目庫。當前著力打造以“花卉苗木”為脈絡的綠色生態迴圈産業,大水井村、莊上村、格裏坪村新建花卉苗木基地60余畝,新莊“龍潭玉泉水養殖”“金橋漁糧”田園綜合體、金家村“礑礑雞農莊”、莊上村“人工濕地”等項目建成投運,把關河、拉羅箐河河道綜合治理項目加快推進,一三産業實現有效融合發展。
“我們村建成的這個苗圃種植示範園佔地40多畝,另一個80畝的花卉苗木産業項目還在建設。”在格裏坪鎮莊上村苗圃種植示範園,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永安望著眼前這片長勢喜人的蒼翠苗木,臉上綻滿笑容。
村集體負責統籌土地和花卉苗圃的日常管理,村民參與日常的管理。苗木産業基地的發展,不僅可以解決村民的就業問題,而且還能帶動物流運輸、包裝、觀光農業等相關産業的發展,拓寬村民增收渠道,促進村民可持續增收。
他説,這個項目是集旅遊觀光、節慶文化、親水休閒、餐飲和特産銷售為一體的綜合項目。項目的實施有效盤活農村土地資源,鄉村産業與集體經濟發展緊密銜接,通過産業業態的多元化發展,創造形成集體經營性收入來源。“整個項目建成後,平均每畝收益1萬元左右。”
村企“聯姻”共同發展
發展鄉村産業集群的同時,西區堅持市場導向,開啟村企“聯姻”攜手同發展,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由過去簡單的發包、租賃拓展到多個領域,來自産業經營、光伏發電、資産收益、入股分紅、生産服務等渠道的收入日益增多。
位於莊上村的石頭潭模組化陸基生態水産養殖項目基地,工人們在一個又一個的養殖圓池內將規格達到750克每尾的羅非魚打撈、過秤後立即送到大卡車上的水箱裏發往各地,忙得不亦樂乎。
吳秦介紹,該項目由攀枝花市石頭潭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佔地約140畝,目前第一期岔河橋片區已建成養魚池17個,形成年産商品魚100萬斤的産能。待項目全部建成投産後,年産商品魚可達350萬斤,産值超1億元,可解決就業100余人。
“項目建設,我們村上流轉了40余畝土地,每畝土地每年可以得到流轉費1474元。”王永安説,村企“聯姻”實現共同發展,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的增強。
井源物業有限公司是大水井村整合村集體、村民等各類資源成立的集體企業。
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許孟欽説:“我們村挖掘大水井泉水魚養殖文化和本土人才,引入實施智慧水産養殖項目,以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去年9月,企業的‘魚花共生’生態內迴圈高效養魚基地正式建成。”
今年6月,大水井村以村集體經濟入股形式成立“西區六個村食府”,探索從養殖基地到餐桌的供銷鏈;對外加快推廣“泉水花”特色苗木産業,提供花卉採購、冷鏈儲存、配送轉運一條龍服務。截至目前,食府開業以來已為村集體經濟增收40余萬元,花卉銷售帶動100名村民投身花卉産業,既解決了大齡村民的再就業問題,又拓寬了村民收入渠道。
格裏坪汽車隊是格裏坪村圍繞格裏坪特色産業園區成立的村集體企業,運輸和勞務輸出解決了村裏60多人就業。“今年到目前我們車隊的毛收入已達到300萬元出頭,全年總的應該達到350萬元。”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謝仁夢説得很有底氣。(周越 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