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長津湖戰役 攀枝花這位抗美援朝老兵今年100歲了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0-31 14:41:28 編輯:李鳳 點擊:
一枚志願軍紀念章、一張身著軍裝的老照片、一本老式退伍軍人證明書、一個掉了瓷的搪瓷缸……這些普通的物件,因為一段特殊的歷史,被攀枝花百歲抗美援朝老兵賴清源老人珍藏多年。
賴清源,出生於1922年10月,上周,他剛度過了100歲的生日。
10月26日上午,在攀枝花市東區五十四金福小區見到了這位抗美援朝老兵。一起走近這位參加過長津湖戰役的老兵,講講他的故事。
1949年,賴清源參軍。
1950年10月,28歲的賴清源隨大部隊跨過鴨綠江,成為了第一批趕赴朝鮮半島參加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
賴清源是一名炮兵,1950年12月,他所在的20軍9兵團趕赴長津湖,負責阻擊號稱從無敗績的“美利堅之劍”——美國陸戰第一師。
長津湖戰場是什麼樣子?百歲老人賴清源記憶猶新。
“我們抵達朝鮮的時候,氣溫低至零下40多度。雪山上狂風呼嘯,大冰碴子砸在臉上生疼,我們只敢夜晚行軍,躲避美軍的飛機和大炮。”賴清源説,朝鮮戰場給養困難,戰士們吃飯是一口炒麵就著一把雪。那一年,朝鮮遭遇百年不遇的極寒天氣,積雪很深,嚴寒刺骨,每個人只有一身夾棉軍裝,在零下40多度的戰場上,根本不足以禦寒,很多人的耳朵、腳趾都被凍掉了,戰士們的帽子上、眉毛上、睫毛上全是厚厚的冰,美軍的探照燈一遍遍掃過,照得雪地如白晝。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
當時,敵我雙方武器懸殊,美陸戰一師有大量重型武器和最先進的坦克,而我們只有國産武器,雙方戰鬥激烈。
“當時也顧不上害怕了,豁出去了,反正是你死我亡的戰爭。有的戰士越過火線,把炸藥包塞進坦克裏,坦克炸了,他們再也沒有回來,有的戰士下半身都被炸沒了,還端著機槍朝著敵人開槍,給我遞炮彈的小戰士腹背都被打穿了……”賴清源回憶著講述當年戰鬥的場景,美軍尖銳的機槍聲掃過後,戰士們成排地倒下;但衝鋒號和吶喊聲卻一直沒有停。前面的戰士倒下了,後面的戰士又馬上向前,倒下、再向前、再倒下、再向前……“最後,彈藥打完就拼刺刀,抓到什麼打什麼!”
儘管武器不如敵人,但志願軍戰士鬥志昂揚,意志堅定,沒有人退縮。在戰場上苦熬了三個月後,賴清源隨部隊轉移,長期在雪地裏行軍,他的腳被凍傷了,嗓子也凍壞了,由於英勇作戰,賴清源榮立了三等功。
“我和戰友們的心願就是能回到祖國!這個心願很多戰友沒有實現,而我是幸運的那一個。”回憶起抗美援朝的歲月,賴清源老人的眼圈泛紅,手也輕輕顫抖。
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正式簽字。至此,歷時三年多的朝鮮戰爭宣告結束。“我們走的時候,美軍向我們豎起來了大拇指!”賴清源驕傲地説。
回國後,賴清源被分配到浙江寧波寧海縣邊防站當兵,後來又相繼在上海吳淞口、杭州蕭山等地駐守過。1965年,賴清源帶著一家人支援三線建設,來到攀枝花,在鹽邊縣林業局工作,直至退休。在崗位上,他兢兢業業、紮實勤奮,是同事眼中的“崗位先鋒”。經歷過槍林彈雨,賴清源變得十分豁達,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心懷感恩。在女兒賴桂華眼中,父親艱苦樸素,善良踏實,很少生氣,對人對事都很寬容。
談話中,老人思維清晰,精氣神兒十足,但聽力不是很好。女兒賴桂華説,因為老人曾是炮兵,長期的訓練對賴清源老人的聽力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導致聽力受損。
賴清源還專門戴上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女兒賴桂華説,父親對這塊紀念章寶貝得很,隨時拿出來看。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百歲老人賴清源高興地唱起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他那專注的“戰鬥”姿態,仿佛還是當年那個咬緊牙關不掉隊的小戰士。
據了解,目前東區正在為老人辦理退役軍人優待證,制好後將送到老人手中。(攀枝花市東區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