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鄉村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更要搶抓人才先機。近年來,攀枝花市西區堅持“招才引智與鄉村振興齊抓”,在“引活水、育金苗、謀發展”上做文章,有效解決唯一鄉鎮人才存量不足、素質不高、特色不鮮的問題,走出了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鸞翔鳳集聚才,擴充鄉村振興“蓄水池”
樹立“抓人才就是抓振興”的理念,制定《攀枝花市西區鄉村振興人才五年行動實施方案》,立足發展合理定需,圍繞“急需緊缺”引才聚才,公開招募基層選調生12人、“三支一扶”9人,梯次儲備村級後備幹部60余人,夯實基層人才隊伍。拓展引才渠道,以“鄉情”為“紐帶”,以“服務”為“抓手”,暖“金巢”引“雁歸”,打通人才返鄉“最後一公里”,成功回引230名優秀農民工、46名退役軍人和152名大學生反哺家鄉。打破引才“壁壘”,延伸引才“觸手”,變“引才”為“引智”,採用“雲端問診+線上開方”的形式,對接省市農業科技專家團隊,組建“西區雲上農業技術培訓群”,開展“雲端人才交流會”,解決“疑難雜症”20余個,攻破“技術難題”30余個。
廣攬博用育才,選優鄉村振興“排頭兵”
按照“扶持一個,帶富一方”的思路,創建“新型農民創新創業孵化園”,以“理論學習+田間實踐”的方式,培育15名創業先鋒、12名致富帶頭人,成為“新農人”的“領頭雁”,領航鄉村振興。推行“村有專家、社有骨幹、戶有能人”發展理念,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摒棄“廣撒網”“撈一桿”心態,緊盯特色産業發展需求,通過“田間課堂”“農民夜校”“農村法律人才培訓班”等途徑,培育出30余名精通“葡萄、山藥、花卉”種植的“土專家”、60余名農文旅“田秀才”和460余名“家庭能手”,實現鄉土人才量質齊升。搶抓“網際網路+”契機,實施“快遞進村”工程,打造格裏坪“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培育充滿“鄉土味”的“電商達人”“田間網紅”“文旅主播”,舉辦“‘攀’望的生活——相約西區,清涼一夏”大型直播電商活動,匯集1780余萬網友線上“品攀果”“遊西區”“慕新城”。
居高望遠用才,走出鄉村振興“共富路”
聚合力謀發展,按照“以村帶社、以大帶小、以弱帶強”原則,全面整合6個村22個專業合作社、4個産業協會和21家合作企業人才資源,打通人才互通互幫互助渠道,破除“單打獨鬥”思想,聚集人才力量“抱團前行”,籌集集體資金100余萬元,盤活項目專項資金240萬元。匯群智謀品牌,堅持“村村有精品、一村一特色”新發展理念,變“荒坡荒地”為“夢裏田園”,做響“攀枝花芒果、蘇鐵山藥、噹噹雞、高山青花椒”等特色農産品,做美“人文彝海,花海莊上”“菊香小蘭家,打卡金家村”等特色文化旅遊村,以人文為“底色”、資源為“背景”、智慧為“畫筆”,勾勒出一條“産才並重、文旅合一”的“振興路、共富路”。拴人心謀未來,提供“技術支援”“金融信貸”等9類30余項“雙創”服務,充分挖掘“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內涵,打造“道德講堂”“農家書屋”“復興少年宮”等鄉土文化園,創辦“人文水彝”“狂歡水宴”“傈僳歌舞”等民俗鄉風活動,用事業留住人才,用鄉情拴住人心。(攀枝花市西區委組織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