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們都要打兩到三網魚,每一網就有接近1000斤。”9月20日,位於攀枝花市西區格裏坪鎮莊上村的石頭潭模組化陸基生態水産養殖項目基地,工人們正從一個養殖圓池內將規格已達到750克每尾的羅非魚打撈上來,過秤後立即送到大卡車上的水箱裏。
從公路上往下看,一個個銀色大圓桶格外顯眼,桶內均鋪有一層防水帆布,四週被綠油油的草木環繞,整齊有序地排列在拉羅箐河邊上。
石頭潭模組化陸基生態水産養殖項目,由攀枝花市石頭潭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總投資1.4億元人民幣。項目用地約140畝。
“目前第一期岔河橋片區已建成養魚池17個,形成年産商品魚100萬斤的産能。這些魚主要銷往攀枝花市內、會理、西昌、成都等地。”基地負責人樊展宏一邊計量著過秤的魚一邊笑著説道。
“我們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區委‘拼經濟搞建設’決策要求,不斷優化服務方式,積極協調企業在項目用地、規劃等手續辦理事項,只要企業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都會積極協調,大力發揚‘店小二’精神。”據區農業農村和交通運輸局曾樹介紹,該項目利用攀枝花獨特的氣候資源,引進園池式岸基養殖裝備,採用高效、生態、環保、健康的新型水産養殖模式,著力打造現代智慧水産養殖農業科技示範應用産業園,建設成輻射川西南、滇西北的淡水漁業批發集散中心。
項目全部建成投産後,將建成陸基模組化養殖池50個,並配套1.5兆瓦光伏,年産商品魚可達350萬斤,産值超1億元,可解決就業100余人。
“目前,這個項目村上流轉了40余畝土地,每畝土地每年可以得到流轉費1474元。”格裏坪鎮莊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永安説,引進企業可以發展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實現村集體和企業共同發展,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的增強。(文麗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