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東區:“四種模式”解鎖老舊小區治理 “密碼”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6-27 15:22:04 編輯:李鳳 點擊:
近年來,攀枝花市東區大渡口街道聚焦小區治理組織薄弱、治理機制不順暢、居民參治意識不強、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因地制宜探索小區“微治理”,形成“四種”典型小區治理模式,有效打通城市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推動小區治理提檔升級,打造共建共治共用小區治理格局,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意感。
“黨支部+公益物業+監事會+網警格+專業社工”五位一體打造保障性住房“安居”樣板
東區五十四保障性住房小區是攀枝花最大的保障房、廉租房小區,存在居住群體特殊、社會治安複雜、黨的基層組織薄弱等問題。金福社區探索“一體化”治理、“一條龍”服務、“所有”解決問題的運作模式,讓居民住得下來、住得安心,給予居民“來了就是東區人”的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一是黨支部引領。成立保障性住房小區黨支部,構建“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黨組織體系,黨員、社區民警、網格員、樓棟長、“四員同責”亮身份在樓棟,引領各方力量協同參與。二是公益物業服務。創新實施“物業革命”,社區註冊物業服務公司,突出公益底色,提供兜底服務,設置服務管理崗位,解決小區生活困難人員就業問題,同時,帶動居民參與到小區治理中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三是監事會監督。推選社區幹部、民警、網格員、居民黨員為監事會成員,搭建多方參與的協商議事平臺,定期組織召開多方議事會、懇談會,協商解決涉及小區居民共同利益的事宜。四是專屬網格助力。將小區劃為一個專屬網格、一個專屬警格,組建“5+N”工作團隊(即1名社區幹部包保、1名民警包聯、1名專職網格員包片、1支社區物業隊伍包辦、1支群防群治隊伍包防,N即多元社會志願力量協同服務),運作“網格發現+社區呼叫+協同處置”的工作機制,一張清單服務到底,一支隊伍管理到位。五是“三社聯動”升級。嘗試創新實施“1+N”模式(即1名專業社工+N名志願服務者/團體),採取“一對一”“多對一”提供精細化服務,開展青少年社工服務、中青年社工服務、老年人社工服務。
“黨支部+紅色業委會+引進新物業”模式助推“三供一業”移交小區有效治理
東區老熊井小區原為國網攀枝花供電公司家屬區,“三供一業”移交後,從原來的單位大包攬管理轉為居民須向物業公司繳納物管費,部分居民對“三供一業”移交改造不理解不支援,拒絕繳納物業費,小區物業幾乎呈現失管狀態,治理陷入“死迴圈”。光明社區黨委做實“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基層黨建網格,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創新“黨支部帶動黨員、黨員發動群眾”的宣傳引領模式,向居民宣傳政策法規,耐心聽取群眾需求,廣泛發動居民參與,引導居民成立業主委員會並解聘舊物業公司,探索新物業引進由居民評議、居民打分、居民把關、居民選聘的模式,保證新引入的物業公司符合居民意願、滿足居民要求,最終業主委員會公開選聘一家自己滿意、自己選擇的新物業。在小區黨支部的引領下,形成“小區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物業”的治理格局,打造“意願共商、方案共謀、責任共擔、家園共建、成果共用”的鄰里關係。如今,小區新加裝了2部電梯,解決了煤氣管道堵塞、垃圾清運、衛生綠化等問題,居民幸福感和歸屬感大幅度提高,物業費繳納比例從過去僅40%上升到95%以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黨支部+紅色業委會+小區經濟”模式探索城市更新小區治理路徑
益康居小區修建於1971年,係原藥業集團家屬區,企業改制後無物業管理、無人防物防,小區物業處於失管狀態,垃圾無人清運、樓道無人打掃、停車秩序混亂,“臟亂差”成了小區的代名詞。光明社區黨委以城市更新為契機,以黨建為引領、以民生為導向,依託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積極推動小區基礎設施“硬體”更新、自治規約“軟體”更新、居民“思想觀念”更新。一是成立小區黨支部。對小區黨員進行全面摸底排查,挨家挨戶“找”黨員,結合小區實際成立益康居小區黨支部,大力推進黨員“亮身份、作表率”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全體居民共同參與小區長效治理。二是建設“紅色業委會”。由黨支部牽頭成立業委會換屆籌備小組,組織引領小區業委會換屆,換屆後的業委會中黨員佔比超過50%,推薦優秀黨員通過法定程式進入業委會擔任主任、委員,推動業委會“紅色化”改造。三是完善共商機制。構建黨支部、業委會、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的小區治理協商機制,根據居民需求進行分類整理,建立服務需求、服務資源、服務項目“三張清單”,整合服務資源,建立健全小區黨支部對業主委員會服務的監督評價機制,形成居民提出問題-業委會承接落實-黨支部監督檢查-居民驗收銷賬的良性互動自治迴圈。四是激活小區經濟。經業主大會討論通過,將小區部分公共區域劃成停車位,實施有償停放,每年收益2萬餘元,用於道閘、樓道路燈、單元門禁的安裝以及後期小區公共區域的維護、小區開展的各類活動等支出,同時,每戶居民每年收取100元衛生服務費,基本實現收支平衡,為小區自治行穩致遠提供了有力保障。
“黨小組+自管委+志願者”模式破解三無小區管理難題
渡口商場家屬小區係原渡口商場家屬樓,由於國有企業渡口商場改制,社會化職能移交不規範,居民服務由單位大包大攬的管理變為無單位無人員管理,渡口商場家屬小區成為無黨組織、無物業管理、無業委會的“三無小區”,衛生環境差、治安狀況堪憂,居民欠缺歸屬感。為探索此類“三無小區”治理的有效途徑,大渡口街社區黨委推行“樓棟黨小組+自管委+志願者”管理模式,在2個樓棟成立了2個樓棟黨小組,並由黨小組牽頭成立居民自治管理委員會,摸排小區“治理能人”和“技能達人”,設置志願崗位,促使居民之間互幫互助,各自發揮所長,推動智慧小區APP裝配、路燈維修、下水道疏通、電器維修等。推行業主輪崗制,按戶輪流開展衛生清潔、綠化養護等小區日常維護管理工作。在院內推出好人榜,強化黨員先鋒帶頭作用,激發居民積極性,帶動居民主動參與,建立“黨小組+自管委+志願者”三方共建共治共用機制,形成“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態勢。(攀枝花市東區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