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早晨,在攀枝花市東區大渡口街道光明社區老熊井小區,76歲的尹佑邦和老伴李根容以及鄰居們坐在樓下的花園裏聊天,雨後的花園裏充滿了清新的空氣。
時間過去快兩年,尹佑邦總是會回想起腦梗出院後,坐上夢寐以求的電梯回家的情景。
“有了電梯,像我這樣半邊癱的人都可以經常下樓來耍了,要不然憋在家裏又要憋出病上醫院了。”尹佑邦感慨地説,以前沒有電梯,像他這樣行動不便的老人都很難得出趟門、下趟樓,連鄰居、朋友都見不到,小區都顯得有些冷清。
1981年,尹佑邦從鐵道兵轉業成為一名電力工人。他們一家于1998年住進現在小區的2號樓8樓。那個時候,他並沒有覺得爬樓累,兩個兒子和他們住在一起,其樂融融。退休後,熱心腸的他擔任起樓棟的黨小組組長。
隨著歲月增長,兒子成家搬出去後,老兩口不知不覺發現,買菜買米提上樓越來越力不從心。兒子與他們商量換房住,但他們總是以捨不得離開這個小區為由而拒絕。他説:“小區裏都是老同事老熟人,有人‘擺龍門陣’,還能互相串門,也能互相有個照應。”
家住6樓的74歲居民饒仕俊説:“我們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來到攀枝花,那個時候,男的是‘小老虎’,女的是‘鐵姑娘’,拉桿架線,背著東西爬坡上坎、翻山越嶺都不覺得累。現在,我們都老了,連爬樓都費勁。”畢竟歲月不饒人,昔日的“小老虎”“鐵姑娘”們垂垂老矣,曾經翻山越嶺不覺苦和累,如今卻要望樓興嘆。
這個小區有4棟居民樓,1、2號樓是建得較早未設電梯的9層居民樓,3號樓有平層天橋,4號樓是建得最晚的高層電梯樓棟。小區有常住居民200多戶1000多人,大多為電力單位退休職工,老年人佔比80%以上。大家生活在一起的時間久了,有電梯和沒電梯的區別就擺在眼前。
2019年,尹佑邦就開始琢磨加裝電梯的事情,和鄰居們一説,大多數都非常贊成。尹佑邦就行使小組長的職責,不顧年事已高,奔走呼籲推動電梯加裝工作。
意外總是不期而至,也許是為加裝電梯的事情太過操心,2019年11月7日,尹佑邦突發腦梗,人事不省。幸好發現及時,第一時間送到醫院搶救,最終轉危為安。在醫院甦醒過來後,他還惦記著加裝電梯的事情,擔心自己病倒後,加裝電梯的事情要半途而廢。
讓尹佑邦欣慰的是,住另一單元8樓的居民何柳祥站出來説:“我來圓大家的‘電梯夢’,一定要把裝電梯的事辦好。”何柳祥的話讓尹佑邦感覺病痛的折磨減輕了不少,對恢復健康充滿了信心。
何柳祥50齣頭,是國網攀枝花供電公司的一名幹部。“爬樓對我來説,現在還不是難事,但大家都會有老的一天。”何柳祥説,他從尹佑邦不服老且四處奔走的身影中體會到了大家渴望加裝電梯的迫切心情,決心圓大家一個“電梯夢”。於是,他是抽出時間配合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兩個單元成立了一個4人工作組,對接相關部門和電梯公司,張羅居民開會、徵集意見、制定方案等。
2020年5月,電梯公司組織施工隊入場,8月完成。2020年10月1日國慶節,電梯正式開通,也是東區轄區最早加裝的兩部既有住宅電梯。“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這個國慶節,我們圓了‘電梯夢’,感覺非常幸福、非常快樂。”居民劉蓉説。
不久之後,尹佑邦出院了,坐上盼望已久的電梯回家。那天,老人眼裏流出幸福的淚水。
據了解,東區把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列入2022年度民生實事責任制清單,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按照“能裝盡裝”的原則,落實財政補貼政策,優化審批流程,全力推動符合條件的既有住宅電梯加裝工作。轄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確保完成70部,力爭完成100部,為群眾的幸福生活添磚加瓦。(攀枝花市東區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