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區:三線建設者鐘實的快樂摺紙生活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12 13:35:29 編輯:李鳳 點擊:
“摺紙寄託了我對母親的思念,不僅給我帶來了快樂,還能讓孩子們快樂成長,而且它是攀枝花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需要我們發揚傳承下去。”説話間,鐘實手上的一張巴掌大的正方形彩紙,已變成一隻憨態可掬的小老鼠了。
今年69歲的鐘實是攀枝花老一輩三線建設者,年少時,響應號召來到攀枝花,為攀枝花的開發建設灑熱血獻青春;退休後,又扎進工藝摺紙世界,成為發揚傳承民間傳統摺紙藝術的一份子。
一朵小紅花就能開心很久的三線建設回憶
因為缺少勞動力,16歲的鐘實初中沒畢業,就成了遼寧撫順礦務局的一名井下煤炭開採工人,雖然煤炭開採的工作十分艱辛,但作為革命軍人的後代以及一心向黨的信念,16歲的鐘實咬緊牙關,從什麼都不會,一點一滴地學習積累,很快便掌握了煤炭開採打風鑽的訣竅,為後來參加三線建設,打下了堅實的一線基礎。
1971年12月,19歲的鐘實跟隨父親響應“好人好馬上三線”的號召,舉家來到攀枝花,成為大寶頂煤礦運輸區的一名三線建設者,和所有的建設者一樣,初到這裡,鐘實住的是冬冷夏熱的席棚子,6個人一間;睡的是木板床,輕輕一動就咯吱咯吱響個不停;喝的是渾水,需要用白礬“鎮一鎮”;吃的只有粉絲和海帶,工作之餘大家一起開荒種地,才有蔬菜可吃。
“那個時候大家都一心為攀枝花的開發建設貢獻力量,毫無怨言,也不計較得失。如果受表揚得了一朵小紅花,就是最開心的事情,能高興很多天呢。”鐘實回憶道,那個時候攀鋼生産需要大量的煤礦,工人們常常都是自願主動加班,本來下午4點就該下班的工人,晚上8點還依然在崗位上,任勞任怨,幹勁十足。鐘實自己也在一步步磨煉中成長,從一線走上了管理崗位。
1975年,為了進一步滿足攀鋼生産所需,作為團委書記,鐘實帶領青年工人們成立了青年突擊隊,爭時間搶速度,發揚著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在掘進進尺和採挖量上都屢屢創下紀錄,最高時還創下了省紀錄,這大大激勵著鐘實和突擊隊隊員們的創業熱情,大家對能成為一名三線建設者都自豪不已。直到現在,鐘實亦是如此認為。
摺紙是一種思念 更是傳播與傳承
民間傳統摺紙藝術又稱“工藝摺紙”,是攀枝花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市級項目,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摺紙是鐘實與母親之間的感情紐帶,在鐘實7歲時,母親便開始手把手教他摺紙,猶如魔術一般,一張普通的彩紙,通過母親的巧手,不一會兒功夫,就成了活靈活現的小動物、五彩斑斕的花朵……這大大激起了小鐘實的興趣,摺紙也成了他伴隨一生的愛好。
鐘實一家到攀枝花的第四年,母親因病去世,這對鐘實來説打擊很大,尤其是在2008年退休後,對母親的思念愈加濃烈,因此,鐘實便把對母親的思念寄託在了摺紙上,久而久之,鐘實對摺紙有了新的理解。
經過多年地探索,鐘實已不滿足於單折一些動物和花朵,他思考著將摺紙與成語、歇後語等結合起來,更利於這項藝術的傳播。他把一個個單體摺紙組合在一起,立於紙板上,呈現出立體、豐富、有趣的成語、歇後語故事及科普場景等,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藝摺紙文化。走進鐘實的家中,電視櫃上、茶几上、墻上……隨處可見他的摺紙作品,像虎年大吉、鶴立雞群、走馬觀花、小蝌蚪找媽媽等等。
“我最近在創作一個民間歌謠‘小老鼠,上燈臺’的作品,來增加和孩子們的互動。”現如今,摺紙不僅是鐘實對母親的思念,更多了一份責任。為了傳播和傳承好民間傳統摺紙藝術,從2015年開始,每年寒暑假,鐘實都到社區開展免費的摺紙興趣班,這是他主動申請開展的,他説,摺紙能讓孩子學會思考,提高動手能力,小手越來越靈巧。通過摺紙,孩子們的耐心和自信心會有很大提升,對事物的專注度也會提高,學習興趣會越來越濃厚,這項藝術也就能代代傳承下去了。
如今,鐘實能折70多種摺紙,許多動物和花朵還有不同的折法。通過他的教學,無數孩子對摺紙有了濃厚的興趣,每次上課,都會早早來到教室等他,再活潑好動的孩子聽他講解時,都會十分專注與認真,這讓鐘實感到十分滿足,更多了一份快樂。
漸漸的,邀請鐘實做工藝摺紙培訓的人越來越多,鐘實每次都欣然答應,從不談報酬,他説:“摺紙藝術需要發揚和傳承,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我更有信心了,而且繼續為社會做奉獻,是我應該做的,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我樂於與大家分享我的摺紙快樂。”(溫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