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東區銀江鎮:黨建引領搭平臺 小微協商解難事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06 13:44:25 編輯:李鳳 點擊:
攀枝花市東區銀江鎮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搭建議事協商平臺,紮實開展“小微協商”活動,傾力關注民生,使小微協商成為黨組織聯繫社會各界、凝聚群眾、集中智慧的橋梁和紐帶,構建起共建共商共治共用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健全組織體系 打造議事“新平臺”
一是強化制度建設。堅持黨建引領,以政協委員聯絡站為載體,由鎮長任站長、鎮黨委副書記任副站長,依託沙壩村黨群服務中心,搭建起“有事來協商”平臺,建立健全《村(社區)議事聯繫點工作制度》《有事來協商議事工作流程》等制度機制,為及時收集社情民意、開展民主協商、宣傳政策法規、組織社會服務提供規範化的一線平臺,進一步築牢了面對面服務基層群眾的“前哨陣地”,紮實推進基層黨群事務“自治、法治、德治”。
二是完善議事流程。抓實抓細“小微協商”活動議事流程,堅持以聯絡站站長、副站長為召集人,避免協商活動“行政化”導致協商活動“變味”,形成“確定協商議題、明確協商主體、開展議前調研、召開協商活動、轉化協商成果”等5項議事流程,著力協商解決民生突出問題,不斷推動基層治理往深處走。
三是規範議題徵集。協商活動開展以來,協商召集人充分發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廣泛收集問題20余個,鎮黨委嚴格按照“五議二不議”標準進行討論篩選,並按程式上報批准確定正式議題2個,在協商活動召開前,就議題相關事項在涉及範圍內公示5個工作日以上,確保議題符合黨領導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原則。
居民現場參與解決銀江鎮雙龍灘村生活用水缺乏的“小微協商”活動
動員各方力量 架起群眾“連心橋”
一是黨員示範帶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示範帶動作用,建立以“基層黨委—黨支部—黨小組—黨員”為框架的黨建網格體系,所有黨員下沉網格,及時收集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將“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與“小微協商”工作充分融合,實現事情共商、難題共解,為群眾辦理實事50余件。
二是成員聚智聚力。堅持議事會成員廣泛性原則,將政協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有威望的群眾代表、網格員、有關行政企事業單位代表、律師、政協智庫專家等8類有代表性的議事群體吸納進議事會成員,建立起一支有50余名成員的議事會人才庫,不斷提高協商法治化、科學化、專業化水準。
三是群眾廣泛參與。始終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聚焦基層治理焦點、難點問題,堅持每次協商活動過程中,利益相關方代表不少於參加總人數50%的基本原則,引導受益群眾有序參與基層事務管理,形成“有事來商量、大家來建言”的良好氛圍,推動共管共治,提高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實效。
東區銀江鎮通過議事協商平臺解決了沙壩村第二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問題
聚焦人民關切 解好民生“大難題”
一是事前充分調研。嚴格執行“不調研不協商”原則,在議題確定前積極組織議事會成員對議題實施的可行性進行調查研究,針對雙龍灘村缺水、沙壩村第二村民小組亟需建設活動用房等議題,組織黨員代表、議事會成員30余人次現場踏勘、多次調研,協調相關部門研究解決方案,廣泛走訪黨員、群眾代表160余人次,為議事協商順利進行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事中充分協商。採取“一事一方案”協商模式,對議事活動背景、議事內容、議事步驟進行詳細梳理,確保協商規範、有序,通過召開協商會議,經過多輪協商,促成企業、鎮、村三方共同出資120萬元修建高位水池,解決雙龍灘村缺水問題;促成鎮、村、村民採取“一事一議”方式,出資85萬元建設活動場所,解決沙壩村二社缺少活動陣地問題。
三是事後跟蹤問效。協商過後,由基層黨組織、政協委員、黨員代表等及時跟進協商事項辦理,村級事務小微權力運作監督平臺全程跟蹤,確保議事結果落地落實。通過統籌各方資金,推動雙龍灘村新建輸配水管道28km,安裝智慧水錶206個、智慧水錶箱39個,及時將市政供水管網接入了村民家中,讓老百姓喝上乾淨水、優質水、安全水;在沙壩村第二村民小組修建起1500㎡專用活動場所,方便群眾日常娛樂健身,同時作為村民紅白喜事集中辦理點,獲得群眾一致好評,有效提升村鎮治理精細化管理水準,黨建引領下的議事協商有效促進鄉村基層治理。(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