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峻蕾,女,漢族,1993年7月生,四川成都人,現為資中縣萇弘小學教師。
她從大都市來到偏遠鄉村,只為圓一個教師的夢想。
她從小患有嚴重的病毒性心肌炎,從兩歲多開始,至今先後三次安裝心臟起搏器來維持生命,但生活和工作中的她,依然積極樂觀地感受生命的躍動。
她待學生親如弟妹,用陽光而自信的心態感染他們,併發動親朋好友資助了近20名學生,把愛和希望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中。
7年多來,從資中縣歸德鎮印盒小學到歸德鎮中心校,再到資中縣萇弘小學,張峻蕾克服艱苦的鄉村環境和病弱的身體條件,始終堅守教學一線,堅守在鄉村孩子們最需要的地方,播種下一粒粒愛的種子,並細心呵護直至破土發芽、茁壯成長。
一份“初心”——
“偏遠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像我們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老師,讓他們通過讀書走出去。”
2016年2月28日,是張峻蕾從成都來到資中縣印盒小學的第一天。車子越接近目的地,越沒了大城市的繁華與喧鬧。房屋低矮破舊,道路泥濘不堪——當她第一次看到坐落在山坳裏的學校時,心情猛地跌到了谷底,眼淚奪眶而出。
“回去吧,條件太差了。”爺爺當即要帶她回成都。“既然來了,就試一試吧。”爸爸媽媽這樣支援她。“我是懷揣著夢想來的,不能打退堂鼓。”張峻蕾這樣為自己打氣。
於是,年僅23歲的張峻蕾,從大都市紮根在了小山村。孩子們每天圍著這個從大城市來的大姐姐問這問那,了解外面的世界,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留下了她,一個個溫暖的故事堅定著她的決心。
在教五年級時,班上有個男孩小宇,父母常年在外。一天中午,張峻蕾發現小宇沒有回家吃飯,便想帶他去學校食堂吃,卻被拒絕了。張峻蕾知道小宇自尊心強,便給小宇5元錢,告訴他:“這是老師借你的,你要用週末到老師家裏打掃衛生的報酬還。”此後,張峻蕾開始有意識地和小宇多説話、關心他,小宇的作業也按時完成了,看到老師連眼睛裏都充滿了光。半年以後,小宇的爺爺來到學校,老人家拉著張峻蕾的手不斷顫抖,流著淚感謝她的關心和幫助。
這份沉甸甸的感謝,讓張峻蕾再一次明白了堅守教育的初心:“這些偏遠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像我們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老師,讓他們通過讀書走出去。”
2016年教師節晚上,正在成都的張峻蕾接到學生小皓爺爺的電話,説小皓把腿摔斷了。第二天一早,張峻蕾便出現在了資中縣城的醫院。那一刻,小皓眼眶瞬間紅了。那段時間,張峻蕾沒課時都會去醫院陪小皓,給他送飯,為他念詩,像個大姐姐一樣。這個曾經的問題少年,也在張峻蕾的關心和幫助下成功戒掉了“網癮”,如今已上高三,正在為考軍校的夢想而努力。
一件件小事讓張峻蕾默默下定決心:要給學生們,尤其是留守學生更多的愛與陪伴。她還把與學生第一次見面的日子作為紀念日,與孩子們共同慶祝這個屬於他們的特別日子。
這些年,張峻蕾帶著學生們去過寬窄巷子和錦裏,品味慢成都的獨特魅力;去金沙遺址,了解巴蜀文化的起源;去四川大學,感受四川最高學府的濃厚學術氛圍……她想讓孩子們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後,用知識的深度去拓寬人生的維度。
三次“換心”——
“儘管不知道未來還有多長,但依然要堅持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張峻蕾自幼患有病毒性心肌炎,2018年5月,她安上了人生中的第三個心臟起搏器。
“那一次我以為自己就要‘挂’了。”
那是4年多前,張峻蕾時常覺得心慌氣短,整夜整夜睡不著覺。鄉鎮上就醫不便,她以為是工作壓力太大,就把每天吃的藥加大了一倍的劑量。這種狀態持續了一個多月卻依然沒有好轉。
最嚴重的一次,學校外面一個不到100米的緩坡,平時兩三分鐘便可以輕鬆走過,那天張峻蕾走了近10分鐘還沒走完,走幾步就得歇一歇,大口大口地喘氣。附近的商家看到後,趕緊為她搬來凳子,休息之際她猛然想到是不是心臟起搏器出了問題。匆忙趕回成都,父母已焦急地等待在省人民醫院。檢查後,醫生要求:“必須馬上住院,太危險了。”
好在,手術一切順利。她第一時間收到了學生們在網上訂的鮮花。卡片上,寫著這樣的話:“張老師,遇到你以後,你曾説過的每一句漫不經心的話,都在我的心上開成了漫山遍野的花。”在張峻蕾住院的4個月裏,收到了學生為她寫的139首小詩;出院以後,收到了學生們親手折的999顆寫滿祝福的紙星星……那段時間,學生們成為她戰勝病魔的動力,帶給她溫暖與感動。
從2歲多到如今29歲,張峻蕾每隔8-10年就要更換一次心臟起搏器。特別是剛安裝起搏器的半年裏,由於心臟與起搏器要經歷一個磨合期,她時常感受到身體的不適。27年來,她已與病痛“和解”,“儘管不知道未來還有多長,但依然要堅持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家人朋友多次勸她,回到成都醫療條件更好,回到父母身邊有人照顧,但她卻始終牽掛那些“農村孩子們”。雖然換了三所任教的學校,但張峻蕾“初心”未改,依然把更多精力放在農村孩子和留守兒童身上,也時常回去關心以前教過的孩子們。
一顆“愛心”——
“我們彼此都需要愛與陪伴。在學生需要我的時候拼盡全力,讓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愛與希望。”
在歸德中心校教學時,一名女生小葉得了再生性障礙貧血。雖然不是自己班上的學生,但相似的經歷讓張峻蕾對小葉的病痛感同身受。在張峻蕾的生命中,也曾無數次和“死神”擦肩而過,她特別理解死亡威脅帶來的那種絕望感。
醫生説,如果小葉的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只能等待死亡。得知這個消息後,張峻蕾的心像被針扎了一樣疼。“我要救她!”那段時間,張峻蕾聯繫了成都華西醫院等多個醫院,帶著小葉的病歷諮詢專家,為她尋求最佳治療方案。她還通過網路平臺,為小葉募集到愛心善款4萬餘元。
但病痛的折磨讓小葉一度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心懷希望,堅持就會有奇跡。”張峻蕾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她:“曾經醫生説我活不過20歲,但你看現在的張老師陽光向上,還有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如今的小葉,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考入了縣城一所高中。
不僅僅是小葉,張峻蕾和孩子們還有很多溫暖的“故事”。
4年前,張峻蕾發動一群熱心公益的同學和朋友,認領了18個困難家庭的孩子進行幫扶,承諾從小學到大學給予一定的資金資助。每學期開學前,張峻蕾都會到這些孩子家中,為他們送學費、送衣服、送鞋子。已升入高中的學生向她傾訴“苦惱”時,意識到孩子們可能出現了心理問題,她便連續兩三個月的週末,奔波一個多小時,從鄉鎮到縣城,請孩子們出來吃飯聊天、疏導情緒……
“一個人在外地,他們就是我的親人朋友。”這些年,張峻蕾幾乎將大半的工資都花在了孩子們身上:“我們彼此都需要愛與陪伴。我感謝他們曾陪我度過了人生中最孤獨的時光;他們或許也會感激我曾在他們的成長旅程中,成為一束光,照亮未來。”(資中縣融媒體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