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紫薯收穫的季節,位於資中縣太平鎮龍頭村的紫薯示範種植地迎來了豐收。
近日,豐收的喜悅從種植戶和工人們的談笑中可見一斑。
地裏,工人們分工協作,有的割薯藤,有的挖紫薯,有的分揀裝筐,大家有説有笑,忙碌而歡樂。
“哦喲,這一窩結得好。”一名工人舉起剛剛出土的紫薯誇讚道,迅速引來大家的關注。
“這個才大。”另一邊,又有人不甘落後,“攀比”起自己挖到的大個紫薯,似乎每一株都有值得展示的理由。
新鮮出土
大家正在采收的紫薯是內江市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紫薯新品種——內甜紫7號。
2020年9月,龍頭村村民劉勇返鄉創業,承包了1000畝土地種菜種糧。在朋友的推薦下,他得知了內江市農科院新培育的紫薯品種。經過仔細了解和諮詢,並得到農科院農業專家的技術支援後,劉勇在2021年試種了20畝紫薯,畝産4000斤,大獲豐收。今年,他將種植面積擴大至360畝,成為該品種在內江的最大面積示範種植地。
內江市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所長唐建介紹,此前,內甜紫7號已經在南充、成都、綿陽、內江等地開展多點種植試驗。2022年,該品種在資中縣太平鎮、威遠縣東聯鎮進行示範種植,總面積約400畝。
劉勇介紹,今年他採用的是制種玉米與紫薯套種的形式,玉米已于7月收穫。綜合算下來,一畝地可收入八九千元,如果紫薯全部實現零售,一畝地收入可輕鬆上萬元。
據初步統計測算,今年劉勇的紫薯畝産約2500斤。
“今年受了乾旱,要不然收成會更好。”劉勇説。
唐建介紹,內甜紫7號具有薯塊多、個小、口感好等特點,花青素含量為15.6mg/100mg,平均每株可結七八個紫薯,單個平均重量約6兩。其適宜種植在沙壤土中,鼓勵早種早收,多施用有機肥。
唐建展示單株紫薯
“示範種植比較成功,我們計劃今年進行登記和認定,登記認定程式完成後,就可以進行大面積推廣。”唐建説。(資中縣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