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做大縣域經濟!看內江市市中區的逆轉之路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8-29 15:44:06 編輯:李鳳 點擊:
在四川省183個縣(市、區)中,一共有兩個市中區,其中一個就在內江,另一個在樂山。
認識內江市市中區,人們更多從它的位置開始。從名字來看,不難看出,市中區就是因為處於城區中心位置而得名。事實上,在2000多年的郡縣史中,它的名字叫“漢安”。這也是後來城市重要主幹道——漢安大道得名的歷史淵源。
2021年,市中區GDP為170.12億元,在內江縣(市、區)中排名第五位。作為一個中心城區,從名次、經濟總量來看,確實讓人唏噓,但這背後也有諸多客觀現實原因。
在做大縣域經濟總量、提升發展品質上,市中區如何逆轉?
“芭蕉井”與“內江甜”
有人説,“名人牌”打得好,能大大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城市行銷將事半功倍。這,也許是市中區一大遺憾。
在市中區公園街有個地方叫“芭蕉井”,老內江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裏是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出生地。
芭蕉井
事實上,更多外來人了解張大千,是在一河之隔的東興區張大千紀念館、張大千博物館等地。直到有一年,市中區在“張大千齣生地原址”立了一塊石碑“標注”出來,更多人才知道張大千原來出生於市中區!
然而,不管怎麼説,張大千是內江人,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再説,市中區的另一大遺憾,那麼一定和“甜”有關。
甜源蔗鄉
300多年前,福建人曾達一攜甘蔗種到現在的市中區龍門鎮,開始種植甘蔗,拉開內江糖業光輝歷史的序幕。史料記載,內江糖業鼎盛的時候,擁有糖坊1400余家、漏棚1000余家,甘蔗種植面積達22.2萬餘畝,年産糖總量佔四川省總産量的70%,佔全國産量的46.7%,內江因此被稱為“甜城”。
就連在內江短暫工作過的文豪沈從文,不吝筆墨讚美內江:“(內江)沱江兩岸肥沃無可比擬,蔗園橘子園都一山一山連接……糖鍋日夜沸騰,原料如山堆積……糖房中的一切,空氣動人得很……”
弘揚“甜文化”,打“糖文化”牌,也是市中區這麼多年想幹,但成效並不明顯的一件事。舉例説,一直以來呼聲較高的“中國糖業博物館”,至今是“雷聲大雨點小”。
2021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一個名為“甜源蔗鄉”農文旅産業科技示範項目,開始在內江糖業“沉寂”多年之後,讓人們重新感受到內江的“甜”。
之後甘蔗産業園、紅糖工坊等再現了內江“甜蜜之城”的由來,有效促進了市中區農文旅産業融合,“讓世界愛上內江甜”那句口號越喊越響。
換道與超車
1992年,內江經開區成立,在市中區劃定一塊區域,以吸引外資、引進先進製造業,形成以高新技術産業為主的現代工業結構。
內江經開區位於市中區行政區域內。集中力量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市中區當“先鋒”。2013年,內江經開區託管了市中區的交通鎮、四合鎮和壕子口街道。一位熟知內情的幹部説:市中區當時財力本就有限,融資修建了經開區基礎設施。為了顧全大局,把三個鎮(街道)“移交”出去了。同時,“移”出去的還有市中區的部分企業,比如金鴻曲軸等。
“換道”,市中區沒有遲疑。
市中區毅然從別的地方謀劃出路:2017年12月底,市中區在永安鎮“無中生有”的一個川南大草原開園,把市中區的鄉村旅遊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四川東林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這麼多年,不變的是,市中區一直把樂賢片區作為市中區經濟發展主戰場之一。四川華玉車輛板簧有限公司、四川東林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內江鴻強機床有限公司等一批工業企業在樂賢工業集中區深耕各自領域。
一個新項目就是一個新經濟增長極,一家新企業投産就是一股新鮮血液。要想“超車”,市中區的經濟發力點,還有白馬園區。
白馬電廠
作為國家促進能源領域重大技術裝備示範應用項目——四川華電內江白馬2×475兆瓦燃機示範項目位於白馬節能環保産業園,正蓄勢待發。
園區承載企業發展的載體。擺在市中區面前必須面臨的一個課題就是:如何進一步明晰園區定位,優化園區産業結構,推動落後産能有序退出,加速新舊動能轉換,集約節約用地,提高園區産出效益。
蝶變與突破
這幾年,市中區奮起直追,蝶變的城南新區就是“試金石”。
十年前,內江的市中心當屬市中區的“四方塊”。
十年後,“四方塊”繁華不再,市中區開始找尋新突破口,打造“新商圈”。
內江新華國際金融中心效果圖
從香港新華集團到吾悅廣場再到“三元匯”,從塔山公園到七家灘濕地公園……隨著市中區“一號工程”——城南新區加速推進,一個嶄新的都市生活圈開始在內江城南逐步興起。
可以預見的是,市中區城南新區無論是在基礎配套設施,還是在生活環境上,都有著較好的條件,在內江主城區佔有重要分量。
如何把人氣和消費留在城南新區,這也是擺在市中區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城南新區,産業形態也出現了新變化:
2021年,市中區開始發力新經濟:謀劃了內江首個新經濟産業園。一年時間,內江新經濟産業園已入駐企業72家。今年上半年,園區實現産值4.6億元。
從長遠來看,市中區不能因此“小富即安”。
如何依託自身區位優勢、産業基礎、人才資源,錯位發展數字經濟、流量經濟等新經濟,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做大規模、做優結構、做強實力,才是市中區做強做大縣域經濟的突破口。(內江市市中區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