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蟲治蟲”是利用自然界有益昆蟲和人工釋放的昆蟲來控制害蟲的危害。為推進鄉村科學振興,內江市農科院甘蔗研究所採取“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方法,用赤眼蜂去消滅甘蔗螟蟲,實現農藥減量控害,促進甘蔗種植綠色發展。
近日,來到市中區淩家鎮採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技術的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片綠油油、長勢喜人的甘蔗地裏,技術人員正在投放該技術的防治蟲害卡片(以下簡稱蜂卡)。
據了解,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技術是2019年內江農科院從廣西農科院引進,先在實驗基地進行試驗,並根據內江當地的氣候環境做了改進。2020年開始,該技術在內江大範圍使用,一張蜂卡3元錢,一年需要貼3次,一畝地每年的總成本為80元錢。該卡片呈正方形,中間圓形部分裝有赤眼蜂蟲卵,卡片採用鐳射打孔確保蟲卵孵化出後能正常飛出。種植戶可將該卡片貼在葉子背後,一週左右時間蟲卵便會被孵化。
種植戶陳剛介紹,目前他種植了100畝甘蔗,以前種甘蔗需要雇工人噴灑農藥,現在使用了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技術,僅需在甘蔗地裏貼500余張蜂卡,就能做到零污染的生物防治,由此,種植成本大大降低了。
目前,市中區主要選擇在淩家鎮、龍門鎮等地甘蔗種植大戶的共計1000余畝甘蔗地進行了放蜂示範,每年投放3至4批蜂卡,投放蜂卡以後,示範甘蔗地的枯心苗僅零星可見。
下一步,“以蟲治蟲”生物防治方法將向全市2萬畝甘蔗地進行全面推廣。(門遊洋 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