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 ”。
2022年6月8日在四川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們要敬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廣大青少年則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擔當者、責任人。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讓學生從小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培育文化自信?近年來,內江市威遠縣深入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等活動,特別是去年被中央文明辦納入全國首批鄉村“復興少年宮”試點縣後,在廣大農村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中開展文化教育活動。傳統民俗和當地特色文化有機結合,精品課程多達50余門,豐富多彩的優秀傳統文化以鮮活生動的面貌來到孩子們身邊。
7月2日,四川日報全媒體一線蹲點採訪組來到了威遠縣多個鄉鎮學校,看廣袤的鄉村如何在青少年心中“播種文化”,種出文化自信。
舞彩龍、玩牛兒燈 學生成了小小“非遺傳承人”
7月2日,威遠縣中小學生暑假的第一天。持續多日酷熱後突然降溫,涼爽的天氣讓威遠越溪鎮中心學校的孩子們饒有興致開展了“暑期第一課”——玩牛兒燈。
“走啰,放牛去了!”“來啰!”上午9時許,當蹲點小組一行到達越溪鎮時,十幾個孩子在舞臺上排練正酣。在越溪牛燈舞傳人曹順武的指導下,孩子們有的扮成放牛娃拿著鞭子蹦蹦跳跳,有的兩人一組披上道具扮起了牛兒。吃草、嬉戲、滾水,惟妙惟肖的表演讓人忍俊不禁。
越溪鎮中心學校學生表演牛燈舞 唐廣/攝
牛燈舞,四川省古老的民間舞蹈,起源於內江威遠縣越溪鎮倆母山,如今已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20年,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越溪鎮中心學校將牛燈舞引進到了學校。
“我們2020年專門成立了非遺文化越溪牛燈舞興趣小組,學生們非常喜歡。”越溪鎮中心學校校長倪志剛介紹,針對這項本土文化,學校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全方位傳承。不僅對牛燈舞的影像、故事、音樂等內容進行分類整理形成檔案,還打造了傳承活動室,展出各種道具及圖文資料。此外,最重要的便是請出牛燈舞非遺傳承人進學校教孩子們表演。
越溪鎮中心學校全校學生300多人,長期參加牛燈舞訓練的就有40多人。
在排練現場,玩得不亦樂乎的孩子們趁著休息為我們道出了學習牛燈舞的樂趣。“表演好滑稽、好有趣嘛,看到演出的第一眼我就想學了。”初二學生張軒浩抹著滿頭熱汗調皮地説,“唯一可惜的是馬上讀初三,不能繼續耍了。”初一學生胡馨玉也格外喜歡扮演放牛娃,“以前我看到牛就害怕,現在覺得牛兒好乖哦……”
越溪鎮中心學校學生表演牛燈舞 唐廣/攝
自去年6月威遠縣成功入選鄉村“復興少年宮”全國試點後,威遠縣已建設鄉村“復興少年宮”117所,包括越溪牛燈舞在內的50多門傳統文化精品課程以真實可感的模樣來到了孩子們身邊。
在威遠新場鎮中心學校,傳承數百年的省級非遺翔龍節也已進入校園。該校校長段儒軍告訴記者,2016年,記載翔龍節歷史以及製作和表演技藝的《彩龍飛舞》教材就正式納入了學校校本課程,“學生從5年級開始便可以系統了解這門本土民間文化,學習做龍、耍龍等技藝。”內江市級非遺李家拳也被引入學校,孩子們熱愛打拳遠勝課間操。
在威遠觀英灘鎮中心學校,省級非遺石坪山歌也早已飛入了孩子們心中。“石坪山歌旋律優美、瑯瑯上口,可以説從小學到初中,很少有學生不會唱幾句石坪山歌。”觀英灘鎮副鎮長晏傑介紹。曾經傳承艱難的非遺文化,在學校得以普及。
新場鎮中心學校學生表演李家拳 唐廣/攝
解答困惑、學會團結 傳統文化提供成長給養
從牛燈説到“三牛精神”,從舞龍説到團隊協作,從李家拳説到勇毅堅韌,來自民間的傳統工藝或娛樂項目,同樣凝聚著智慧,給人以啟迪。
7月2日上午,當蹲點小組一行來到新場鎮中心學校時,剛放暑假的學生彩龍隊隊員們正在進行舞龍訓練。鏗鏘鑼鼓聲中,孩子們奔跑、跳躍,帶動彩龍自如游動,擺出了“中國龍”三個字的造型,圍觀群眾連連叫好。
新場鎮中心學校學生表演彩龍 唐廣/攝
舞龍要能跑能跳,對學生身體素質要求很高,但新場鎮中心學校報名參加學校舞龍隊的學生無比踴躍。六年級學生廖登科是舞龍隊的成員之一。在他記憶中,新場鎮每逢春節就會有舞龍表演,“人山人海,熱鬧得很。”所以五年級時發現可以學舞龍,他馬上就報名參加。一年下來,廖登科不僅在非遺傳人的幫助下學會了簡單的扎龍的手藝,更在艱苦的排練中有了自己的感悟,“舞龍不光是好玩。
要把龍舞好,最關鍵的是要團隊協作。任何一個人配合不到位,龍都舞不好。”一年多下來,廖登科説他收穫不少,以前和小夥伴動不動就針尖對麥芒,“現在更懂得替他人著想了。”
新場鎮中心學校校編讀本《彩龍飛舞》 唐廣/攝
越溪鎮中心學校玩學牛燈舞的初二學生唐浚傑,也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牛的品質。“小時候我只知道牛要吃草,會耕田。後來老師告訴我牛有‘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的孺子牛精神。”他説,“長大了我要當科學家,要像我演的牛兒一樣艱苦奮鬥,為國爭光。”
同樣,為幫助同學們強身健體而被引入學校的李家拳,也給了孩子們諸多正能量。在新場鎮中心學校,瘦弱的二年級學生屈茂林報名參加學習李家拳,他驕傲地告訴記者:“現在我不僅學會了打拳,還學會了舞槍,我已經是一個‘小男子漢’了。”
7月2日下午,蹲點記者來到觀英灘鎮中心學校。從數十級石梯拾級而上進入學校,悠揚的歌聲從教室裏傳來。這是石坪山歌非遺傳承人孫傳相在教孩子們唱歌。今年5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孫傳相深受鼓舞,他用石坪山歌曲牌《三根柏樹》重新填詞作了歌曲《天府新篇》,借此向學生們宣傳黨的政策。
觀英灘鎮中心學校學生學唱石坪山歌 唐廣/攝
“其實老師教的歌詞我還不太懂。”學校初一學生涂語薇直言。但是當同學們唱著流行歌曲的時候,她還是覺得石坪山歌好聽。為什麼?這位皮膚曬成小麥色的女孩脫口而出,“我覺得親切啊,山歌唱的就是我們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和家鄉的人,我覺得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裏面。”她的同學王欣悅同樣是石坪山歌的粉絲,“從小我就聽著外公的石坪山歌歌碟長大,有的豪爽,有的婉轉,很有特點……”
“我們發現,通過將本地非遺引入課堂,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得到了顯著提升,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文化自信就這樣慢慢建立起來了。”觀英灘鎮中心學校校長陳有富表示。
打造杜甫詩碑 傳統文化守護者隊伍正在壯大
傳統文化播種者和守護者,絕不止于學校。在威遠,自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隊伍正在不斷壯大。
“威遠版的‘大魚海棠’,你們一定不能錯過。”在蹲點小組剛到威遠時,當地人就熱情為我們推薦。7月2日中午,我們專程前往了威遠新場鎮萬祥村的張家花苑。這是一處鄉村農家樂,恰逢當地皮球桃成熟,不少遊客興致勃勃前往採摘。花苑還提供漢服租賃,不時有人換上服裝在桃林裏來一番“穿越”。不過,張家花苑最別具一格之處在於——鄉野山間內,竟然藏有一處杜甫碑林園。
杜甫碑林園,福建土樓形狀的一處園子,庭院遍植花草,環境清雅。最吸引眼球的是杜甫創作的335首詩,以篆、楷、隸、行、草等各種書體,配以山水花鳥畫,鐫刻在了一塊塊青石之上。
張家花苑的老闆張仕傑是萬祥村本地人。“我們村子比較偏僻。我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後來外出求學、工作、創業,生活好了起來。雖然一直在外省辦企業,心裏也還是想為村裏幹點實事。”
他原本只是想做個農家樂,幫助親戚和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增加些收入。後來在長沙創業時結識湖南大學教授、著名書畫家王德水。王德水依託杜甫的詩詞創作了很多書畫作品。在王德水的影響下,張仕傑萌生了在家鄉建一處杜甫詩書碑林園的想法。為此,張仕傑投入了幾千萬元資金。碑刻青石取自河南平頂山,書畫由王德水執筆,雕刻由河南汝州汝帖傳承人全手工打造,威遠當地的能工巧匠建設施工。三年多下來,總算有了現在的規模。
碑林園建好後,不少書法愛好者和遊客慕名前往參觀。張仕傑的想法也一天天在轉變,“杜甫被尊為詩聖,他的愛國情懷和精湛詩藝為後世景仰。以前只是被王德水教授的作品打動,想幫他把他的杜詩書法全部刻下來傳下去。現在我發現,這處碑林不只是我們兩個人的,還屬於整個威遠、整個四川,甚至整個中國。因為它完全可以成為威遠、內江甚至全省青少年學習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平臺。”
這幾天,常年在外省辦企業的張仕傑專門返回威遠協調此事。他希望以杜甫碑林園為依託,把張家花苑打造成青少年科學素養研學營地、四史教育基地以及鄉村振興培訓基地。
張仕傑説,這幾十年在外經營企業的經歷,讓他深深感覺到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我希望為弘揚傳承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盡一份綿薄之力,讓威遠鄉村的孩子能在碑林園汲取到文化給養,讓文化自信能在他們幼小的心中生根發芽。”
蹲點手記:涵育文化自信,當從娃娃抓起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賦予了涵育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等新的時代內涵和歷史使命。當傳統文化能夠可知可感,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彰顯魅力,不斷獲得認同,就會讓越來越多的人不再一切以外國的東西為圭臬。
在威遠的廣袤鄉間,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了“教育從娃娃抓起”。蹲點採訪過程中,我們雖只接觸到極小部分的傳統文化進校園,卻依然能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文化自信正如田間莊稼勃勃生長。
傳統文化要怎樣才能有效傳遞?在和非遺傳承人、學校老師和孩子們的擺談中,記者有幾個強烈感受。一是要遵循教育規律,突出項目互動參與性。在文化知識學習之餘,寓教于樂的彩龍、牛燈舞、唱山歌等藝術形式很容易滿足孩子們的玩樂心理。二是培養孩子的同時更應注重對老師的思想洗禮。只有當孩子們的思想引路人深刻理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他們才能在傳統文化進校園時循循善誘。在威遠觀英灘鎮中心學校採訪時,好幾位初中學生説“山歌不比流行歌曲差,因為這是我們本地自己的文化”時充滿了驕傲,這顯然離不開學校老師和非遺傳承人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絕不能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和流於表面的熱鬧。只有讓一代又一代祖國的接班人充分認識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發現其時代價值,最終樹立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才算真正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種子。(王維 唐廣 川觀新聞記者 姜明 吳曉鈴 成博 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