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犍為縣立足培養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聚焦幹部教育培訓針對性不強、教育基礎薄弱、內生動力不足、培訓學用脫節等問題,深入調研謀劃,多向綜合施策,著力破解影響幹部教育入腦入心的制約因素。
立足精準滴灌,破解“培訓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制定“全而專”的培訓主題,建立培訓調研問需機制,突出需求導向和實戰導向,聚焦全縣中心工作,以電子問卷、面對面交流、主管部門協商等方式,將幹部專業能力提質、綜合素養提升、基礎能力固本等培訓重點系統規劃為3類28期,消除“多頭”培訓、重復調訓和幹部培訓不夠等現象。探索“新而活”的培訓方式,開設“金犍講堂”幹部研討式論壇,分設“如何發展”“如何成長”等專題,230余名科級領導、後備幹部“入會”,對時代發展、産業規劃、成長感悟等進行深入研討,碰撞“思想火花”。推廣“精而深”的培訓內容,建立課程優選機制,結合每期培訓主題合理制定課程結構,“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解決培訓深度不夠、安排不科學的問題。目前,已開展鄉村振興、招商引資等專業化培訓8期,“走出去”學習13次。
強化供給保障,破解“教育基礎薄弱”的問題。建設“特色化”教學基地,緊抓縣級黨校分類改革建設,深挖紅色資源、産業基地、工礦企業等地方歷史文化資源,投入資金270余萬元,打造黨性教育、廉政文化、産業發展、鄉村振興5類現場教學點,變特色資源為教學資源、現場實景為教學課堂。培養“體系化”師資力量,牽頭組建樂山市東翼區縣黨校辦學合作聯盟,合理設置專業學科9個,明確授課專題77個,優選28名教師組建“共用師資聯盟”。採取“外引+內培”模式,聘請8名高校、上級黨校知名專家教授為客座講師,遴選本地領導幹部兼職教師42人,形成內外互補、專兼結合的師資體系,學員對師資評價滿意度達95.7%。開發“本土化”教學課程,依託嘉陽礦工文化、李拔文化等本土資源,開發《弘揚和傳承燃燒精神》《傳承李拔榕樹精神 做新時代好幹部》等本土課程10門,攝製警示教育專題片2個,達到以身邊事、身邊人教育引導幹部的“攻心”效果。
引導激勵並重,破解“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競爭“上崗”引動,將中青年幹部培訓、科級領導幹部進修等作為激勵性培訓,在組織推薦的基礎上增設考試“入圍”機制,從“優生”中選出“精品”參與重點培訓,讓幹部從“不想訓”到“主動訓”。實施考試以來,526名幹部主動報名,311名幹部成功參訓。考核評價促動,推行“日常考評+結業考試”積分考核制度,量化培訓紀律、調研實踐、結業考試等7項具體指標,結業按照20%參訓比例評選“優秀”學員,積分60分以下學員不予結業,考核結果通報用人單位、記入個人檔案。示範激勵拉動,綜合“幹部培訓、平時考核、年度考核”三項情況,將優秀學員、優秀公務員作為幹部職務職級晉陞、評先評優、幹部提拔使用等重要參考。
常態跟蹤培養,破解“培訓學用脫節”的問題。推行“派單式”培養,實行“七個一線”培養工程,將“優秀”學員按照補短、提能2個方向分批選派到鄉村振興、項目建設、信訪維穩、應急處突等一線集中鍛鍊,實行工作任務派單,“臨時導師”打分,提升培訓質效。開展“督導式”問效,建立學員訓後返崗跟蹤問效機制,依託全覆蓋談心談話、組工幹部分片聯繫工作制度等,對學員返崗效果進行定期“體檢”,對學用結合效果不佳、工作實績較差的幹部發放“體檢報告”,限期整改。實行“回爐式”重造,分類開設強基專題培訓班,將專業能力短板明顯、服務群眾差距較大、貫徹執行力度較差等問題突出的幹部納入“回爐”培訓範圍,按照問題類型和輕重程度,合併“同類項”並對其開展“量體裁衣”式培訓,全力提升幹部“七種能力”。(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