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天下安,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四川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強調,要把糧食生産抓緊抓牢,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準的“天府糧倉”。
近年來,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的樂山市井研縣,在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政策指導下,大力實施“五良”融合産業宜機化改造,向佔全縣80%面積的丘陵要地、要糧,推進建設百里糧油走廊,打造“北柑南糧”戰略佈局和丘區“天府糧倉”示範區,堅定扛起“産糧大縣”責任擔當,助力鄉村振興。
井研縣萬畝糧油示範基地
藏糧于地 向山要地
“你家山上的油菜長蟲子了,你快過來看看。”12月1日,在樂山市井研縣千佛鎮瓦子壩村糧油基地裏,彭惠容觀察了山頂一片綠油油的油菜片刻,俯下身撥弄了幾下,果然找到了藏在菜心的青蟲,她趕緊給瓦子壩村合作社的負責人打電話。
作為井研縣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站長,彭惠容對腳下的這塊土地十分了解。從零零散散的小塊耕地和撂荒地,到連接成一條條寬廣的綠色“飄帶”,纏繞在一座座丘陵上,這片覆蓋了幾個山頭的糧油基地是在她的注視下“成長”起來的。
千佛鎮瓦子壩村糧油基地
2021年,井研縣規劃實施完成了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五良”融合産業宜機化改造,今年又出臺了“糧十條”政策,與四川省農科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實現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穩步推進糧油産業可持續發展。其中,土地宜機化改造尤為突出。
井研縣是典型的丘區地貌,縣域遍佈大大小小的丘陵,耕地散亂、地勢不平、農機使用不方便等因素制約著當地農業發展。為了實施宜機化改造,當地採取開挖回填土壤,去埂消坎,地塊小並大、短並長,異形地塊消除,田埂築固,貫通溝渠,碎石處理等舉措,完善地塊進出坡道,新建和加寬機械化生産道路,完成水準條田改造、坡式梯臺旱地改造,不僅使雜亂地塊變成圍繞丘陵的環帶狀良田,貧瘠土壤變成肥沃園圃,還讓山中土地能滿足大中型農業機械高效作業、安全作業要求,極大減少土地耕種成本。
一體化收割機收割水稻
立足全國産糧大縣功能定位,井研縣還將寶五鎮五龍場村、千佛鎮瓦子壩村作為核心區,以鄰鎮片區為單元,以農業園區為抓手,以糧油産業為基礎,在縣域以南地勢相對平緩的淺丘區串珠連片建設“糧經漁統籌、産加銷一體、農文旅結合、一二三融合發展”的井研縣百里糧油走廊。
“糧油走廊覆蓋5個鎮、30個村,長94.1公里,幅員面積283平方公里,規劃佈局‘一廊、兩環、四心、五基地’,力爭通過5年時間,將百里糧油走廊建設成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糧油園區、樂山市首個星級糧油園區和全市鄉村旅遊首選地,將井研打造成全省一流、西部領先的鄉村振興和川糧油業發展丘區樣板縣。”井研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藏糧于技 提質增效
“彭站長,你們提供的方法果然有用,今年的玉米産量和去年差不多,大豆産量卻翻了一倍!”夏玉明是千佛鎮民建村的一名村民,今年他用上了縣裏指導的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一開始,夏玉明心裏還一直打鼓,“兩壟玉米兩壟大豆”的套作方式是當地農民經過多年實踐的結果,現在卻改成種三壟大豆,土壤肥力夠嗎?等秋天玉米大豆收穫,他卻樂得合不攏嘴——大豆種得多,産量也高,玉米的産量竟然也和去年差不多。
“井研有多年的玉米大豆套種歷史,當前推行的是2022年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的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與老的種植方式相比,新技術採用新品種種子,種植方法也有所改變,玉米壟數少了,但密集程度有所提高,最後的産量和往年一樣,而村民卻能通過大豆增産實現增收。”彭惠容解釋道。
農民檢查“稻藥輪作”澤瀉生長情況
除了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井研縣還積極推廣稻-藥-稻、稻-菜-稻等糧經複合種植方法,幫助農民增産增收;出臺幫助全縣糧油生産“穩面積、增産量、提品質”的《井研縣穩定發展糧油生産十條措施》,著力破解“無人種糧、無願種糧、無地種糧、無技種糧”難題,形成“政府補、集體引、社會投、農民種”的良性迴圈。
為了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井研出臺政策支援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生産社會化服務,鼓勵代耕代種、代育代插、土地託管等形式,推動縣域內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生産。
機械化收割
“我們向農民提供耕地託管、撂荒地復耕、作物烘乾、産品檢測等服務,深入探索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服務模式,實現多方共贏。”井研縣老農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是當地重點扶持的一家社會化服務合作社,擁有200多臺農機,每年服務耕地總面積達10余萬畝。2021年,該社還入選全國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
如今,山上大豆玉米早早收穫完畢,新種下的油菜已經又染綠山野,山下稻田裏的澤瀉、旱田裏的蔬菜正待收穫。井研正依託這條百里糧油走廊,不斷優化農業産業、生産、經營三大體系,穩定糧食生産,加快提質增效,助推川字號糧油産業振興。(王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