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犍為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組織優勢,通過健全機制、建強隊伍、用活資源、多元驅動,探索出一條“組織領、頭雁抓、黨員帶、産業興”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推動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跑出“加速度”。
健全機制,扣緊“責任鏈”。印發《犍為縣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管理辦法》,明確項目立項、實施、驗收等21條措施,建立“村級申報、鄉鎮初審、縣級部門審評、縣委審定”項目比選機制,指導扶持村選定資源開髮型、資産盤活型、産業發展型等項目79個。制定《犍為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辦法》,明確集體經濟組織和村委會財務分開設立,嚴格執行財務制度、票據管理、代理記賬、公開方式、建檔管理5個“統一”,確保“資金跟著項目走”,有效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安全和完整。建立“六個一”幫扶機制,組建由縣級領導班子成員、鎮領導班子成員、第一書記、紀檢監督員、法律工作者和優質企業為成員的工作隊36支,通過研究協調、技術指導、政策宣傳等方式推動集體經濟項目發展。
![](http://img.tianfupic.com/2022/1207/20221207050006767.png)
犍為縣2022年省級財政集體經濟扶持村項目競選會
建強隊伍,鍛造“生力軍”。堅持選優育強村集體經濟發展“領頭羊”,注重從致富能手、退伍軍人、創業青年、返鄉大學生、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中選任村幹部,164個村全部實現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按程式擔任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持續強化集體經濟發展人才支撐,嚴把選派幹部政治關、能力關、作風關,堅持因地制宜、科學組隊原則,從縣級部門、企事業單位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203名,實現全縣164個行政村全覆蓋。注重理論儲備和發展技能“雙提升”,實施村(社區)幹部“充電蓄能”學歷提升計劃,546名村(社區)幹部、村級後備力量順利入學提升學歷,舉辦村常職幹部全覆蓋培訓班,將産業發展、農村電商、經營管理等內容作為培訓重點,進一步強化村級班子集體經濟發展理念和經營本領。
![](http://img.tianfupic.com/2022/1207/20221207050033746.png)
犍為縣村(社區)幹部學歷提升班
用活資源,點燃“新引擎”。堅持將規範村集體經營性資産資源管理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先手棋”,盤活集體資産,提升造血功能。用活土地資源,印發《關於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明確標準對農村承包土地、集體林地、“四荒”地等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最大限度將資源優勢變成農村集體經濟效益。用活人力資源,依託農村家庭能人培養,制定“全縣能人分佈地圖”和“産業發展需求清單”,發動黨員、能人領辦集體經濟項目23個,帶頭髮展蔬菜、茉莉花、茶葉、水果特色産業1萬餘畝,新增就業崗位800余個。用活幫扶資金,積極爭取省級財政資金38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3500萬餘元融入發展,以土地運營、産業帶動、資産承包、資本運營等模式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全縣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970萬元,10萬元以上村23個。
![](http://img.tianfupic.com/2022/1207/20221207050048348.png)
孝姑鎮紅久村集體經濟産業園蔬菜種植基地
多元驅動,按下“快進鍵”。堅持黨建引領和組織推動,創新“支部+黨員+農戶”“支部+企業+農戶”等模式,不斷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步伐。孝姑鎮成立“五村抱團”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通過統一規劃、統一流轉、統一管理盤活土地種植蔬菜2000余畝,同時成立勞務服務公司承接園區企業、種植業主勞務和機械組織業務,五村集體經濟總收入今年預計達65萬元。羅城鎮大同村積極探索“村企合作”模式,投資78萬元盤活村級閒置資産,引進川強食品有限公司在大同村建設大型食品加工廠,實現場地租賃費每年15萬元,同時搭建村就業扶貧驛站,解決本村及周邊村民500余人就地就業,實現村民年務工總收入1200萬元。舞雩鎮組建村集體經濟聯盟,註冊成立“犍為縣北岷有雩商貿有限公司”,將各村經營性資産或資金量化為股本,集中力量做好土地流轉整理、農資購銷代理等5項主業,各村集體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經營性總收入年增長率突破30%。(吳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