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峨眉山市綏山鎮凈安村菌業在“支部+協會”的模式下不斷發展,“支部加協會,農民得實惠”黨建品牌在全國推廣。凈安村通過黨建引領建強班子、升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延長産業鏈條等方式,進一步拓展“支部+協會”的內涵,帶動400余戶農民每人平均年收入增長1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村黨支部組織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實現了從“富民”到“富村”的轉變。
黨建引領,夯實發展基礎。實行“一肩挑”。凈安村實行支書、主任“一肩挑”,及時調整不勝任現職的班子成員,通過開展“堡壘提升”、黨員先鋒工程、“三個培養”行動,建強班子和黨員隊伍,扭轉了原村主任鬧訪、支書辭職、村“兩委”工作幾乎癱瘓的局面,村黨支部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群眾信任度逐步提升。
凝聚發展思想。“支部+協會”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現代農業升級發展要求,新班子決定要走出一條凈安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特色路子,將“富民”變為“強村”。通過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將産業繼續鎖定為食用菌,樹立“黨建帶産業、産業促發展”總體思路,在此基礎上通過轉變發展模式、擴大種植規模、盤活資金資産,逐步實現集體經濟收入可持續增長。
組織黨員“雙聯動”。村黨支部先後8次組織15戶産業大戶到福建、成都等地學習種植技術,淘汰落後機器設備。帶動18戶黨員幹部和産業大戶先种先試,積極為種植戶提供政策諮詢、聯繫專家指導、提供銷售渠道等服務,種植規模從原來的30多家小散戶增至70多家種植大戶。
選準模式,實現抱團發展。升級“支部+”2.0版本。將原來的“支部+協會”升級為“支部+聯合社+專業合作社”模式,成立了凈安村經濟聯合社,村支書兼任聯合社法人,負責聯合社的管理、運作、監督、協調等工作;引進軍利、興旺等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負責菌業産業的鏈條升級、設備技術更新等,形成了以“支部為領導核心、聯合社負責産業、專業合作社帶動”的發展模式。配齊縣級領導、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第一書記、法律工作者等“六個一”工作力量強化指導,同步建立完善組織章程、財務管理、收益分配、監督審計等配套制度。
升級種植模式。村黨支部實行統一組織、規劃、耕種、收儲、加工、購銷,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聯合社吸納無勞動能力貧困戶、長期外出務工等農戶的20余畝閒置土地,用於擴大種植規模;在菌包生産、殺菌等過程中,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將以前的“純人工”轉為“人工+智慧”,生産效率提高1倍。
産業升級,架起強村橋梁。降低生産成本。引進專業企業指導7戶黨員種植戶試點先行,當年實現全村種植戶煤改生物質燃料,每年減少廢氣排放1500余萬立方米,減少有害氣體近30噸,基本實現食用菌生産全程零污染零排放,能源熱值利用率提升60%,節約成本100余萬元/年。
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凈安村利用生物技術將廢棄菌包生産成有機肥,改善了種植食用菌的肥料品質,實現全村廢菌包100%回收利用,大力促進了農業迴圈經濟發展,同時又把廢棄菌包變為“真金白銀”,實現産業從簡單粗放到精細集約的轉變升級。
解決滯銷難題。新冠疫情期間,村黨支部組織聯合社建立食用菌初加工點1個,帶動種植大戶建立食用菌初加工點3個,持續帶動農戶規範化、規模化進行食用菌初加工、管理、銷售和存儲,有效解決了疫情防控期間食用菌滯銷難題。同時,凈安村建立了食用菌收購企業誠信名單,實行優勝劣汰,堅決抵制收購打“白條”,確保農戶利益。(峨眉山市委組織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