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三江鎮立足獨有的區位優勢、自然資源、人文風情。井研縣委組織部會同三江鎮黨委堅持以“十大行動”為牽引,用改革思維做活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大力實施服務提升、産業發展、文化傳承“三大行動”,讓曾經“全靠天吃飯”的落後鎮走上了持續振興之路。
打造“小黨建”品牌,建設和諧鄉村
堅持黨建引領,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網格呼叫”“車間初心微課堂”“黨員講堂”等黨建品牌,不斷提升服務軟實力。
一是優化組織強服務。全覆蓋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選優配強村(社區)常職幹部23名,40歲以下的幹部佔48%,大專以上學歷佔60%,年齡學歷大幅優化。推行“網格呼叫”,採取“一小組一網格”模式,著力構建“鎮黨委-村(社)黨組織-黨小組-黨建網格員”為基本框架的四級黨建網格體系,將矛盾糾紛化解、社會事務等工作納入黨建網格範疇,真正讓黨員服務在網格、奉獻在網格,成為群眾身邊的貼心人。在解放村試點推行“辦事不出村”改革,對56項便民服務事項提供直辦、代辦、諮詢服務。
二是自選動作增特色。以“黨群活動日”為抓手,堅持“規定動作不偏不虛、自選動作錦上添花”的原則,主題設計突出“黨味”,明確“規定動作”(如重溫入黨誓詞、主題教育活動、支部書記講黨課等)以及“自選動作”(如在社區開展“黨員志願服務”、退休幹部職工黨支部實行的“黨員講堂”、奇能米業推行的“車間初心微課堂”等),進一步增強組織生活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
三是結對共建有鮮味。3村1社區分別與奇能米業、金龍紡織等非公企業結對共建,積極動員各企業融入鄉村振興發展,帶動村集體經濟壯大,通過相互配合,共計提供工作崗位200余個,解決150余人務工就業問題,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益2至5萬元。
發展“小綠色”産業,建設宜居鄉村
堅持綠色本底,打好農業觀光、特色養殖、小田園“三張牌”,不斷提升群眾“吸附力”。
一是發展“綠色觀光”農業。依託“土壤地圖”,打造“花樹灣”生態觀光園,建成火龍果採摘園180畝、櫻桃採摘園200畝、枇杷採摘園200畝、稻魚稻蝦及荷花蝦700畝、綠寶石梨園200畝等特色農産園區,豐富觀賞、採摘等農事體驗,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二是建成“小集體”園區。以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為載體,自主流轉農田發展特色養殖,依託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稻魚、稻鴨、稻蝦綜合種養110畝,實現銷售收入近7萬元。著力打造藤椒産業基地,發展藤椒近2000余畝,“短平快”實現銷售收入近5萬元。
三是打造“特色田園”鄉村。規劃改造“土味農家樂”5家,打造農家一日遊體驗地。開展“村莊是我家”建設行動,發動群眾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實施“廁所革命”、“風貌塑造”“三園建設”三大改造項目,完成風貌改造、四園建設110戶,廁污共治700余戶,著力營造安心、舒心、放心居住環境。
點亮“小特色”文化,建設宜遊鄉村
堅持文化為魂,深度挖掘三江宋文化元素,為鄉村振興植入“文化基因”、刻上“文化烙印”、增強“文化記憶”。
一是增強文化記憶。依託三江白塔、金井坪宋墓群宋代歷史遺跡文化背景,打造以宋建築文化、民俗風情為亮點的宋文化景觀區,增強文化感知度。截至目前,鎮域範圍內的人文景觀年人流量達2萬人次。
二是豐富文化體驗。挖掘三江特色宋文化,組織鎮村級文化骨幹在節假日期間編演傳統文化節目,將靜態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動態的文化産業體驗,增強文化參與度。
三是講好文化故事。探索推行“家庭文明積分制”,定期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致富能手”評選,選樹12名先進典型,培養鄉村文化能人,講好文化故事,增強文化厚重度。(王巧玲 石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