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不僅是縣域經濟版圖的整體性重塑,更是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結構性變革,其成效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釋放。“兩項改革”後,要持續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著力聚焦黨建引領、産業發展、三治融合,確保鄉村治理在“物理變化”的基礎上真正産生“化學反應”。
黨建引領聚合力是關鍵。選優配強帶頭人。通過建機制、搭平臺、強優惠、給榮譽,不斷激勵各類農村技術人才在基層治理,鄉村振興中大顯身手,將擁護黨的領導、經驗足、思路活、能力強、口碑好的“明白人”發展成為村“兩委”帶頭人。強化培訓提素質。著重對鎮、村幹部、農村黨員進行全方位綜合素質培訓,增強産業發展、加工行銷、企業經營、基層治理、現代科技知識等方面技能,真正培育成為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的引路人。大膽創新建體系。堅持黨建帶群建,健全完善聯繫廣泛、服務群眾的基層群團工作體系,鼓勵國有企業支援和參與鄉村治理,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號召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壯大産業增動能是關鍵。做亮農業産品品牌。推進標準化示範基地和安全食品生産示範基地建設,鼓勵規模以上農業企業抱團發展,打造區域品牌;積極舉辦、承辦市場拓展活動,集中展示、宣傳推介特色農産品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破解集體經濟發展難題。深化農村産權制度改革,用好農村集體産權確權頒證成果,加快推進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推廣應用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1+N”模式,全面盤活農村資源資産,壯大村集體經濟。回引鄉土人才。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著力引導大學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和企業家等各類群體返鄉創業,建立“土專家”“田秀才”人才庫,加強技能培訓,培育使用一批“農村家庭能人”。
三治融合樹新風是關鍵。加強群眾自治。創新村民協商議事形式和活動載體,積極開展村(居)民説事、民情懇談、百姓議事等各類協商,不斷提高群眾參與基層自治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紅白理事會作用,大力整治婚喪大操大辦、高額彩禮、鋪張浪費、厚葬薄養等不良習俗,營造和諧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完善法律服務。健全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用好“法律明白人”,引導積極參與基層依法治理,建立健全村(社區)“兩委”成員集中學法制度,提高服務基層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準。建立部門數據共用機制,確保困難群眾法律援助全覆蓋。把牢德治方向。以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為契機以及農村“最美”典型、鄉賢文化、村規民約、家風家訓等為載體,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破除農村宗教迷信、陳規陋習,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吳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