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鄉鎮都有一批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愛心人士,但多數地方人員分散,獻愛心的渠道狹窄、方式單一,如何廣泛動員、吸引和整合社會資源加入慈善力量,成為地方的難點。近年來,樂山市犍為縣定文鎮圍繞“黨的工作全覆蓋、服務群眾零距離”,將增進群眾福祉作為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有效路徑,著力匯聚慈善力量,打通廣大愛心企業、公眾參與及支援公益事業的渠道,引領民間互幫互助的新風尚,為基層治理注入新動能。
黨建引領,整合社會+本土慈善資源
“感謝黨委、政府積極作為,替我找到了愛心人士,解決了實際困難,可以繼續完成學業。”正在蘭州就讀大學的小唐深情地説道。
小唐是定文鎮的一名貧困學子,父母雙亡,家境十分困難,今年因一直資助他的愛心人士資金困難,暫停了資助,導致小唐連生活費都無法湊齊,眼看學業就要中斷了。鎮黨委接收到小唐的情況後,積極尋找對接各方愛心人士,終於找到了現犍為縣誌願愛心協會會長王代平,了解小唐的遭遇後,王會長賡即表示每年資助小唐生活費7000元,幫助他圓自己的大學夢。
在定文,這樣的愛心故事不止一例,這樣的愛心人士也不止一個。近年來,定文鎮著力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倡導人大代表、黨員、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創業能人、社會愛心人士等加入慈善隊伍,精準解決了一批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截至目前,吸納慈善力量50余人,籌集愛心資金10萬餘元,幫助因病因殘等致貧的群眾和困難戶200余人次。
創新管理,搭建組織+隊伍連心平臺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8.18”洪災,全鎮範圍內基礎設施破壞嚴重,部分群眾有家難回,萬龍君了解到這一情況後,主動與黨委對接,毫不猶豫地捐出了50000元,希望能幫助家鄉渡過難關。“黨委、政府為我們搭建了慈善平臺,通過平臺,雖然遠在他鄉也能了解家鄉情況,家鄉有需要我都會盡一份綿薄之力。”在浙江經商的上場村村民萬龍君説到。
為了有效聯絡與慈善隊伍人員的感情,增強隊伍凝聚力,鎮黨委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建立臺賬管理機制,將慈善隊伍所有人員納入臺賬管理,定期盤點摸底,動態增減,由黨組織統籌各方服務資源,確保資訊準確,作用精準,多層次解決群眾面臨的困難;建立慈善幫扶對象臺賬,詳細記錄幫扶對象的個人情況、幫扶需求以及享受的幫扶服務等,實現資源對接、動態管理與監督幫扶。裝訂一本親情號碼簿,落實專人主動聯繫,熱情服務,為愛心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諮詢,代辦代跑等服務。組建一個微信聯絡群,及時分享扶貧解困情況,定文鎮的發展情況、大事要事等,有效激發慈善人士的歸屬感、發展認同感和建設責任感。搭建一個參事平臺,吸納慈善人士加入村級能人議事堂等議事平臺,定期組織召開座談交流會、有事來協商等,動員他們參與家鄉發展,主動建言獻策,宣傳政策方針。積極組織志願服務、關愛婦女兒童、扶貧解困等慈善活動,不斷弘揚社會正能量。
做實禮遇,實現激勵+回饋良性迴圈
要將愛心人士的心留住,不僅是要在管理上加強,組織的認可和禮遇也必不可少。
李君,是方井村的返鄉創業能人代表,也是定文鎮慈善隊伍中的優秀代表,獻愛心,關心群眾一直是他奉行的重要事。2018年,貧困村民盧正鍇身患重病,急需鉅額醫療費用,他發動親朋好友籌集善款上萬元,送到醫院病床前;2019年,一名不滿兩歲單親幼童被滾油燙傷,他通過“朋友圈”,很快籌集資金約5000元,送到樂山武警醫院。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更是挺身在前,主動擔當作為,防護物資緊缺狀態期間,李君組織愛心人士第一時間捐款,利用各種渠道籌集物資。2016年,鋻於李君一直以來的優秀表現,他被組織推選為縣人大代表。今年,李君是被推選為全鎮唯一一名市人大代表,在參會期間,他積極為定文發聲,提交了《關於農村垃圾處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關於在鄉村振興中解決農村用地難問題的建議》兩個建議,為回饋地方發展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為了有效激活愛心人士參與建設的熱情,不僅留善舉,更要留人又留心,定文鎮黨委積極探索慈善隊伍示範激勵機制,鼓勵支援符合條件、有參政議政能力的愛心人士參選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思想素質好,綜合能力強,熱心定文發展的愛心人士,可根據其具體情況優先發展為中共黨員,也可作為村級後備力量進行重點培養;對作用發揮好的,影響範圍廣的愛心人士可網上公開報道表揚,也可邀請列席鎮人代會、工作座談會以及參加各類重大節慶活動。
在這批愛心人士的輻射帶動下,互幫互助的文明新風吹遍全鎮,僅新冠疫情和“8.18”特大洪災期間,全鎮就有3000余名黨員群眾捐款,其中貧困戶就有217戶。(邱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