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沙灣區統籌推進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深入實施“嘉鄉”振興專項行動,積極探索創新合作經營、自主經營、服務經營“三種模式”,實現村集體經濟多渠道、可持續發展。
一是合作經營模式。通過經濟合作社主導,引導業主投資,按照“一基地兩特色多園區”發展思路,堅持“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促融合”發展路徑,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推動特色優勢産業集群發展。目前,全區聯手中國醫學科學院、省農科院、樂山師院等高校院所博士專家20名,創立“産業博士工作站”4個,發展中藥材6.5萬畝、林竹59.5萬畝、茶葉4.74萬畝、果蔬3.4萬畝,建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3個,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9家、農民專合社463家、家庭農場276家,種養大戶547戶。
二是自主經營模式。堅持“多規合一”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劃分太平道地中藥材片區、嘉農新型建材片區、峨山研學康養片區3個鎮級經濟片區和13個村級經濟片區,推進産權制度改革,理清農戶與集體在資産、資源、産權及權利關係,實施資産資源折資量化,按照“全民參與、全民配股”的方式,引導群眾入股組建村集體經濟發展公司,村組幹部、農場經營者以及廣大農戶共同開展經營活動,有序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目前,全區整合現有農家樂216家,每年給經濟合作社帶來收益800余萬元。
三是服務經營模式。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聯繫相關部門針對性開展職業技能、維權等知識培訓,引導勞動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轉變,同時依託能人搭橋、主動出擊等方式,為區境內外企業提供綜合協調、勞務派遣、承建小型基建工程等服務,為本地農戶提供水果、苗木、農資銷售和技術服務,獲取經營性服務收益。目前,建成勞務基地37處,轉移勞動力13720人,每年獲取經營性服務收益1900余萬元。(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