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沙灣區政協助推農業技術進農家 委員專家下村來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2-22 17:28:44 編輯:王衛東 點擊:
“秧田要求土壤鬆軟肥沃、排灌方便、無鹽鹼,育種時多施農家肥。水稻播種前要曬種2至3天,選取飽滿、發芽勢強的種子進行種植。床面要精細整地,達到泥爛面平……”“玉米育苗要把握營養土配製,用腐熟農家肥、肥沃細土加少量磷酸二銨(或尿素)和適量水,混勻後手工或機械做成圓形學泥缽育種……”
2月22日,在樂山市沙灣區沙灣鎮二峨山村的雙楠農苑,一場別開生面的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會在這裡隆重舉行。區政協副主席彭健康率區農業農村局農藝師魏世清等農技專家,耐心細緻地向村民講授水稻和玉米的育種及管護技術。
從水稻和玉米的選種到擇地整田、浸種催芽、拌肥裝杯、蓋膜控溫、病蟲防治、除草管理等各個環節,專家們都詳細講解、道清利弊及火候掌握。面對村民的疑惑,培訓會剛結束,專家們就深入田間地頭現身説法,一一示範,逐個破解。
聽了專家們的講解,二峨山村四組村民羅俊全大哥十分感慨:“種了10多年的莊稼,都是按傳統種植,不知道水稻、玉米選種育苗還有這麼多講究。這下心裏亮堂了,種田致富不愁啦!”
人勤春來早,蜀鄉備耕忙。2月底,雖然細雨連綿、春寒料峭,但川西南已是一派春耕農事繁忙景象。今年以來,區政協把服務春耕生産、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一項重頭戲,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農業界別的委員專家,深入農戶和田間地頭,指導村級組織規劃發展現代農業産業並推廣農業新技術,著力解決村民在春耕生産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助推農業高品質發展。
雨水時節,在太平鎮的萬畝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區政協委員、川佛手種植專家、四川蜀景苑農場場主廖萬夫撈衣扎袖,與園區內的20多名村民一道開廂挖窩、施肥打底、起苗栽苗……忙著指導群眾種植佛手柑藥苗。“川佛手喜溫喜光、喜溫忌泡,栽種時要選擇陽光充足、排灌方便的帶黑沙質土壤,選取緩坡地及平地進行種植。栽植前要把土壤深翻犁曬,使其充分風化、熟化,以腐熟有機肥和坑土拌勻作基肥……”廖萬夫一邊示範一邊耐心講解。
“目前,園區已創建為四川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帶動周邊區縣鄉鎮4000多戶村民戶均實現增收1萬多元。為助推園區高品質發展,區委區政府出臺了支援園區發展的20條政策,我們搶抓機遇、自我加壓,計劃今年新發展川佛手3000畝。瞄準潛力巨大的市場前景,基地周邊800多戶村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顧不上過年休息,開春以來就在廖萬夫的指導下忙著種植川佛手藥苗,現已完成種植500多畝,力爭儘早完成全年種植任務。”太平鎮黨委書記楊軍喜不自禁。
“辣椒最忌連作,栽培地塊要深耕,排灌要方便,表土保持較大塊粒,以便透氣爽水,對防止落花和落葉有良好作用……”“幼苗期要求較高溫度,溫度過低生長緩慢,但結果期土溫過高卻對根系生長不利,且易引發日燒病和毒素病……”2月21日,在大渡河畔的葫蘆鎮葫蘆壩村的一壩菜地裏,區政協委員、葫蘆鎮黨委副書記萬里寧和區政協農人資環委副主任陳永舟等專家入棚講解、躬身示範,耐心細緻地指導村民種植辣椒。
“去年我家發展3畝多辣椒,因缺少種植技術,導致辣椒産量低、病害多,雖然沒有虧本,但也沒賺到錢。今年委員專家到府指導,技術上有了保障,增産增收有希望了!”葫蘆壩村二組村民先秀瓊大組信心滿懷。
“農業要增收,良種良法是關鍵。春節前,我們參與協調並監督全區50多個站所點備足水稻和玉米等種子12萬公斤、農膜15萬公斤、化肥400多萬公斤,確保了全區14.5萬畝大春作物用種用肥需求。”區政協主席陳為波表示,為確保農業生産良法被村民及時掌握,開春以來,區政協組織政協系統的農業委員專家深入全區9個鎮(街道)傳授現代農業種植技術20余場次,受益村民達5000余人次。接下來,區政協將聚焦農作物育苗、管護、采收、存儲和銷售等環節,廣泛傳授農業科學技術並積極建言獻策,確保農作物育得好、管得好、長得好、收得好、銷得好,為促進全區農民大幅度增收貢獻政協智慧與力量。(葉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