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農業“拼經濟”拼成“整合效應”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8-30 15:02:43 編輯:陳蓉 點擊:
“農曆二月放魚苗,四月插秧,八月開始收稻穀,秋收後成魚就可陸續出塘了,每畝‘稻漁工程’田塊總産值可達3000多元,經濟效益比以前好多了。”日前,廣安區井河鎮英雄村4組業主藍光輝激動地説。
稻田養魚這一種養産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週期短、效益好等優點,加之生態環保,深受當地廣大業主和農民的歡迎,像這樣在稻田裏養魚,僅廣安區就有6000多畝。
這種“稻魚共生”的複合種植模式,在旱地裏同樣廣泛應用——蔬菜接茬複合種植、玉米大豆帶狀種植、小雜糧的圍欄種植……這些複合型、“拼積木”的種植模式,為廣安市農業“拼經濟”拼成了“疊加效應”和“整合效應”,單位面積産量産值成幾何型增長。
“第一批購進桑枝菌棒1.6萬個,每個成本5.2元,投産後每個菌棒可産桑枝菇2斤以上,除去成本每個菌棒可收入2.8元,全年計劃購進三批菌棒4.8萬個,計劃年收益10余萬元。”武勝縣華封鎮先鋒嶺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李風雲説。
2020年9月,該村成立了先鋒嶺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奏響農業“拼經濟”的序曲。2021年,該村依託貧困村生豬養殖、高標準農田發展稻漁蝦養殖等項目,通過租賃經營、股份合作、盤活閒置資産的辦法,與多家企業合作發展村集體經濟,以此促進村民增收,讓全體村民走向共同富裕,據悉,預計今年該村可實現集體經營收入近40萬元。
除此之外,廣安區龍臺鎮車堂村還通過“黨建引領+種養結合+村集體經濟”的方式,大力發展大豆、高粱、稻漁産業,今年以來,該村集體種植水稻400余畝,大豆、高粱和高粱套種大豆共600余畝,預計可實現産值近60萬元。
武勝縣華封鎮先鋒嶺村、廣安區龍臺鎮車堂村等生産模式是全市農村“拼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廣安市拿出過硬舉措,調優重構“311”現代農業産業體系(“3”即發展糧油、生豬、柑橘三大主導産業;“1”即鞏固提升蜜梨、蔬菜、青花椒、蠶桑一縣一特色産業;“1”即加快發展鄉村旅遊産業),創新農業“拼經濟”、搞建設的途徑和方法,推動廣安市由傳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
抓好糧食、生豬、蔬菜、蠶繭、水果等農業産業,是廣安市農業“拼經濟”的主色調,提高經濟品質和經濟總量,是廣安市農業“拼經濟”的終點。
今年,為確保糧食增産、農民增收,廣安市組織農技幹部深入生産第一線,幫助業主和農民抓好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的田間管理和苗期管理,保障農作物健康生長,力爭全年實現糧食總産184萬噸以上。
發揮財政支援畜牧業生産的作用,對新增能繁母豬給予一次性救助補貼,落實生豬穩産保價措施,穩定生豬生産,力爭全年出欄生豬370萬頭以上;抓好肉牛、肉羊和小家禽養殖,力爭全年出欄肉牛2.6萬頭、肉羊24萬隻以上。
鼓勵、支援業主和農民擴大蔬菜種植面積。通過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提高蔬功能表産;指導業主和農民抓好每季蔬菜種植茬口的銜接,推行糧菜型、經菜型間種、套種、復種,提高復種指數,確保全年蔬菜總産270萬噸以上。
鼓勵業主和農民栽桑養蠶,增加農村經濟收入。市、縣蠶業部門科技人員深入蠶桑生産基地、養蠶業主、養蠶農戶開展常態化養蠶技術指導,輔導實用技術。今年,全市計劃發蠶種6.5萬張、産繭260萬公斤、年産值1.3億元。
同時,重點加大高新科技投入力度,提高水果品質和水果總産,預計全年生産水果30萬噸左右,並通過與商貿企業合作、聯營、批零銷售等拓展市場;抓好水果儲藏保鮮,提高水果經濟價值;抓好水果加工,緩解水果産季儲藏壓力、市場壓力,多措並舉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穩步增長。(雷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