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停課了,學生作業我們又不懂,能不能給孩子們輔導一下?”“要得,沒問題……”
5月20日下午,廣安區石筍鎮龍飛村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組織全員進行核酸採樣時,該村第一書記楊林在與10組村民徐文華交流時了解到,他們想找人為孩子輔導學習。
徐文華今年69歲,兒子、兒媳均在外務工,他和老伴在家帶著3個孫女。其大孫女讀二年級,兩個小孫女讀學前班,因為老兩口文化水準不高,輔導孩子作業比較吃力。
完成核酸採集工作後,楊林和駐村工作隊隊員程兵、汪文鑫來到徐文華家裏。一張桌子、幾張板凳,在院壩裏搭起了“臨時課堂”。
汪文鑫是廣安區白雲小學校的教師,主動請纓駐村投身鄉村振興,功課輔導正是他的強項。楊林和程兵則負責教上學前班的兩個孩子畫畫、認數字。
“這是我兒子買的手機,老師説可以在手機上上網課,可是我們不會用。”輔導結束後,徐文華拿出了智慧手機。
楊林接過手機,把視頻通話的步驟、上網課的方法反覆演示了幾遍。“孩子作業有不懂的都可以問我們。”臨走前,楊林對徐文華説。
“上網課在疫情期間成為中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但農村地區上網課條件相對薄弱。”楊林表示,他們將繼續關注青少年學習、成長,堅守農村教育陣地;持續關心關愛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多措並舉築牢民生底線。(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