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吧,鄰水】堅定使命 奮力遠航 加快推動文旅“進城入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27 22:53:58 編輯:陳蓉 點擊:
攬山水之幽,得人文之勝。近年來,鄰水全面落實全省、全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精神,深入分析文化和旅遊發展階段性特徵和趨勢性變化,大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産業和旅遊業高品質發展。“十四五”期間,鄰水縣將緊扣“建設川渝知名康養旅遊目的地”目標,以文旅産業聯動升級加快融入重慶主城都市圈,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根本出發點,以文旅融合發展為抓手,為加快建設廣安文化強市旅遊強市貢獻鄰水力量。

靶向發力,融合共促,夯實文旅發展“硬支撐”。充分發揮華鎣山、銅鑼山、明月山富集的文化旅遊資源優勢,全面構建“一城三帶六區”文旅發展新格局。堅持文旅融合促發展,挖掘鄰水生態、民俗、農耕等資源,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商、養、學、閒、情、奇等旅遊新老要素供給,豐富文旅産品和業態,形成康養度假、鄉村旅遊、文化旅遊、紅色旅遊、研學旅遊等五大産品體系,推進鄰水文旅産品由單一觀光向複合型休閒度假轉變。聚焦文旅産品增供給,實施景區倍增計劃,推動天意谷與華鎣山聯手創建國家級生態旅遊區,加快南部溫泉城、讓水湖濕地公園、棕閣山度假區等景區建設,切實將鄰水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搶抓機遇,開放聚勢,跑出同城融圈“加速度”。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瞄準國家和川渝“十四五”規劃,依託明月山、大洪湖等跨區域優質旅遊資源,以共建公共基礎設施、共用優秀文旅資源、共創品牌文旅活動為重點,以實現文旅産業跨區域協同發展為目標,加快編制華鎣山東麓、大洪湖生態旅遊示範區專項規劃,積極與長壽區共同推進明月山—大洪湖生態康養旅遊帶、國家級生態濕地公園和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努力形成毗鄰區縣文旅産業錯位發展、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守正創新,薪火相傳,釋放鄰水文化“軟實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五個一工程獎”“群星獎”為龍頭,深入挖掘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內涵,努力創作出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人民精神面貌、富有鄰水特色的優秀文化作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實施遺産遺跡數字化提升工程,推進重點田野文物拓片、入“天網”,館藏文物數字化。實施“搶救維修、名錄申報、研究利用”行動,完成夏紹虞故居及烈士墓革命文物保護修繕與利用項目、清代抗法名將龔佔鰲紀念園建設。推動非遺傳承發展,結合非遺調查成果,構建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和傳承基地“三位一體”保護體系,完成現有非遺項目及瀕危項目數字化記錄和保存,推進非遺傳承發展工作走深走實。 

補短提質,深耕厚植,打造文化陣地“新標桿”。圍繞文化強縣建設目標,堅持文化惠民,實施“文博圖”三館提升計劃,完善以縣級陣地為引領、鎮級文化服務中心、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支撐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突出文化惠民主題,常態化開展文化下鄉、渝鄰文化聯演巡演活動,讓群眾共用文化改革發展成果。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智慧提升工程,推動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數字化建設,結合智慧文旅和智慧廣電建設,建立“鄰水文化雲”服務共用平臺,促進文化發展品質全面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全面增強、文化建設內生動力全面激發,實現“全國文化先進縣”向“文化強縣”跨越。(張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