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縣:夯實統戰基礎 展現統戰作為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27 11:08:17 編輯:陳蓉 點擊:
“承辦第一季度現場會的6個鄉鎮因地制宜,較好地展現了統戰工作的成效、特色和亮點,具有較強的學習借鑒意義,希望大家認真學習,以學促思,以思促幹,以幹促效,齊心協力推動全縣鄉鎮統戰工作再上新臺階。”
4月中旬,在第一季度鄉鎮統戰工作現場會上,武勝縣統戰部部長王琛對各鄉鎮在基層統戰工作中所做的務實探索和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

統一戰線,是黨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之一。鄉鎮統戰工作是各級統戰工作的基礎,同時也是基層黨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武勝縣各鄉鎮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統戰工作方針、政策,多措並舉地開展統戰工作,在加強基層治理,維護社會和諧,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做足鄉賢文章 助推鄉村振興
近日,武勝縣華封鎮先鋒嶺村兩村民因房屋相鄰處衛生狀況發生口角,鄉賢龐一兵主動出面調解,經過“面對面”調解和“背對背”開導,最終當事人雙方握手言和,成功化解了一起由小事引起的鄰里矛盾糾紛。

鄉賢參與鄉村治理調解糾紛,是武勝縣凝聚鄉賢力量的一個縮影。武勝縣各鄉鎮統戰辦公室結合實際情況,通過資源返鄉、技術返鄉、智力返鄉、資金返鄉等方式,凝聚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武勝縣各鄉鎮依據鄉賢人才的多樣性,結合工作實際,採用“鄉賢+”模式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鄉賢+治理”,邀請鄉賢協助謀劃和處理村級事務,彌補村支“兩委”在決策和村務服務等方面的不足;“鄉賢+文化”,讓鄉賢助力鄉風文明工作的開展;“鄉賢+産業”,以築巢引鳳的形式,把有一定經濟實力,且願意為家鄉發展出力獻策的鄉賢引導回家鄉發展産業。
接下來,縣委統戰部將通過加強溝通,積極開展聯誼會、回鄉考察等活動,培養鄉賢對家鄉的感情和主人翁意識,在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中發揮更多積極作用。

發揮統戰力量 關愛留守學生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的,你們要注意增減衣服,不要感冒了。如果學習生活上有困難,及時告訴我們,我們會盡最大努力來幫助你們。”近日,武勝縣中心鎮組織統戰對象對留守兒童開展入戶走訪,旨在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生活、學習等狀態,收集留守兒童問題並積極研究解決,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幫教活動。
隨著城鎮化進度加快和産業結構的調整,武勝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加,農村留守兒童也隨之增加。因此,武勝縣各鄉鎮充分發揮統戰力量,通過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網路,多樣化開展集體活動等形式關心關愛留守學生,幫助留守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凝聚同胞力量 攜手共謀發展
當前正值春夏季小龍蝦上市時期,在武勝縣清平鎮的稻田裏,留澳歸國華僑業主劉靈正帶領工人用地籠捕撈小龍蝦,這些小龍蝦在經過分級分類處理後,將以每斤40元的價格銷往北京、深圳等地。
“水稻的畝産在850—900斤之間,龍蝦的畝産可以達到500斤。”劉靈介紹道。原來,之前鎮上統戰委員唐剛通過同鄉會主動聯繫到劉靈,並告訴他歸國華僑回鄉創業可以享受政策資金支援和專業技術指導。劉靈經過實地考察了解後,覺得晚熟柑桔和稻漁稻蝦養殖産業發展前景良好,便回鄉流轉土地發展這兩項産業。

目前,清平鎮除了留澳歸國華僑劉靈回鄉承包經營晚熟柑桔和稻漁稻蝦,還有港籍同胞與本地企業人士聯合承包經營晚熟柑桔,帶動周邊群眾30余人就業創收;原籍陜西省漢中市水産養殖技術人才楊述才承包經營稻漁稻蝦及特色魚養殖,帶動周邊鄉賢發展100余畝,同時促進周邊群眾50余人就業創收,帶動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

“要引進資金、技術、人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就要讓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賺到錢、賺更多的錢。經濟上的合作共贏,才能讓海內外同胞關係更加密切。”武勝縣委統戰部副部長陳婷説。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團結海內外同胞的不竭源泉,因此,要把打文化牌、親情牌作為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的基本功,要將武勝縣各個鄉鎮在鄉情、人緣、地緣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掘出來,努力實現“人心回歸、人心向我”。(黃姝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