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四張名片” 來看前鋒區是如何做好山水文章 打造全域旅遊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26 10:09:26 編輯:陳蓉 點擊:
花香四溢的“十里桃花”、傳承紅色文化的蕭家大院、康養閒適的歡喜坪旅遊度假區……近年來,前鋒區持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大力實施全域旅遊,全力做好山水文章,唱響“雙竹連響之鄉”“康養旅遊勝地”名片。

傳承經典 助力文化繁榮
在前鋒區思源實驗小學校,該校將非物質文化遺産四川盤子結合基本動作,與《三字經》編排成簡單易學的校園大課間操,既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又讓學生們感受到非遺的魅力,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

4月19日,前鋒區思源實驗小學校少先隊輔導員向小麗介紹道,該校結合前鋒區曲藝之鄉創建活動,將曲藝藝術融入學校大課間,傳承本地曲藝連響、四川盤子,培養學生對曲藝藝術的興趣,進一步傳承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之花在校園盡情綻放。
近年來,前鋒區高度重視文化傳承保護,結合國省曲藝之鄉創建工作,成立了前鋒區曲藝協會,吸納正式會員50人,建立街道、村(社區)和學校曲藝表演隊伍31支,參與人數超7000人,從文聯到曲協,從專業團體到民間曲藝組織,形成了上下互動,良性發展的可喜局面。目前,前鋒已建成曲藝公園1個、曲藝廣場3個、曲藝大舞臺9個、學校青少年曲藝傳承基地6個,並配置曲藝器材道具7000余套(件),構建起覆蓋區鎮村三級的曲藝陣地網路,《連響張興發》、四川車燈《野春芽》等作品多次榮獲省市大獎,音樂快板《美麗新家園》等作品廣受好評。

同時,前鋒區還聚焦“紅色前鋒”“二次創業”等主題,深入挖掘宕渠文化、紅色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宕渠雙竹連響成為廣大社區壩壩舞標配,蕭家大院成為全市愛國主義教育研學基地,為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發揮了積極作用。

農旅融合 發展鄉村經濟
4月20日,在前鋒區代市鎮會龍村桃園基地,一個個毛茸茸、青綠色的小桃子挂在枝頭,再過一個多月,香甜可口的桃子就將上市。
會龍村結合村情實際,立足土地優勢,將農産品種植與旅遊文化相結合,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旅遊,打造出一張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品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慕名前來遊玩,讓村民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增收。

據悉,會龍村桃園基地現有挂果桃樹1000余畝,目前已建設旅遊騎遊道4公里,旅遊公廁2座,遊樂園1處。每到桃花盛開的季節,就會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賞花,今年已累計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等到桃子成熟,這裡又將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採摘。從傳統農業,衍生到賞花品果,到融合發展觀光旅遊業,再到以桃文化來發展産業,“桃花經濟”的財富效益正不斷放大。
同樣,在前鋒區廣興鎮橋角村,該村採用“支部+聯合社+農戶”的模式,通過租賃農戶土地,種植了300余畝荷花,將賞花旅遊與農副産品銷售有機結合,出售蓮子、蓮心、荷花葉、荷花桿等農副産品,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一村一特色”,前鋒區結合特色農業産業,打造大美田園、大良田園、浪漫流杯灘等特色農業旅遊項目,舉辦“桃花節”“李子節”“騎行遊”等體驗活動,發展體驗農業與觀光農業相結合的特色旅遊,實現每人平均增收1000元以上。會龍村、高河村被授予全市鄉村文旅示範村;大良田園綜合體旅遊設施配套完善,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依託省級三星級青花椒現代農業産業園,整合産業基地、村落民居和自然資源有機整合,打造成農旅融合典範。

康養旅遊 做實特色産業
4月20日下午,走進前鋒區歡喜坪度假區,一股清爽的空氣迎面襲來,令人心曠神怡。該景區依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結合運動體驗、養生度假等需求,打造成集生態觀光、運動休閒、康養度假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度假區。目前,該景區已累計接待遊客約3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000余萬元。

前鋒區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華鎣山脈旅遊整體開發的規劃思路和區委區政府打造“産業新城、康養前鋒”工作要求,大力推動四方山康養旅遊區建設,組建旅遊綜合配套及研學旅行工作專班,編制完成華鎣山康養旅遊區總體規劃、四方山康養旅遊項目全域控制性規劃和啟動區詳細規劃,推動全區旅遊高質高效發展。
前鋒區將生態、文化、康養、旅遊深度融合,充分發揮該地海拔氣候宜人居、泉水富鍶益健康等優勢,以“六區一院一園”為重點,打造華鎣山康養旅遊區,唱響“康養旅遊勝地”名片。

目前,四方山康養旅遊項目已基本建成遊客接待中心、養老服務中心、樹屋酒店,預計今年底具備接待能力。歡喜坪旅遊度假區、奇幻谷森林樂園已成熟運營,成為重慶、廣安、達州群眾週末遊玩打卡目的地,“醉美四方山”“樂遊歡喜坪”“泛舟繼光湖”“徜徉奇幻谷”“享森林氧吧”“飲富鍶清泉”6大旅遊品牌不斷唱響。2019年以來,全區實現旅遊收入11.7億元
接下來,前鋒區將加快推進四方山康養旅遊項目建設,與歡喜坪旅遊度假區道路基本連通,形成旅遊環線,為建設川東渝北重要康養旅遊目的地打下堅實基礎。(呂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