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強 鄉村美 民風淳 廣安區繪就鄉村振興美麗圖景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11 10:48:58 編輯:陳蓉 點擊:
仲春時節,行進在廣安區廣花路和廣肖路沿線,一個個産業興旺、環境優美、現代文明的美麗鄉村撲入眼簾,粧點著生機勃勃的廣袤農村。近年來,廣安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攬,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現代農業産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為重點,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村生態宜居、農民富裕富足。

強産業,鋪築鄉村振興“奠基石”
4月8日,在緊鄰廣肖公路一側的大安鎮回龍村糧經複合基地,苗廂上剛栽植一個來月的桃李幼樹已長出幾片新葉,在覆蓋著一條條白色農膜的苗廂間,30余名村民正忙碌著在一排排農膜上栽種海椒苗。大安鎮副鎮長曾志剛介紹,該鎮投入資金300余萬元,今年初在回龍村打造糧經複合基地650畝、稻漁種養400畝,還將配套新建機耕路、生産路,修建溝渠囤水田等基礎設施,為群眾增收提供産業支撐。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去年以來,廣安區堅持把産業發展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打造“2+6”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廣安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羅鈞介紹,廣安區將15個涉農鄉鎮劃分為北中南三大片區,構建以糧油、生豬為主導産業,龍安柚、湖羊、開花水果、稻漁綜合種養、晚熟柑橘、鄉村旅遊為特色優勢産業的“2+6”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去年來,全區新發展現代農業化産業基地達到6.7萬畝。

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是廣安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升級版”。據介紹,廣安區每個鄉鎮規劃建設至少1個不低於1萬畝的現代農業園區,全區到2025年將力爭創成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3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5個、區級現代農業園區6個。目前,廣安區已創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個、區級現代農業園區5個。
強宜居,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真是村入畫,畫入村,人在畫中游!” 走進石筍鎮斜石村鄉村風貌提升示範點,攝影愛好者王紅林不由發出感嘆,“鄉村越來越美了,就像置身美麗的畫卷中,讓人流連忘返!”

筆者現場看到,斜石村800米村道沿線學校圍墻和農房外墻上,按照“童心畫廊”—“青春廣場”—“鄉愁小館”三個主題,彩繪出一幅幅反映兒童生活、校園場景及民風民俗等內容的3D實景畫卷。而在村道兩邊,因地制宜建設有“微草原”、爛漫庭園、歷史文化墻、餐飲茶肆、鄉賢講堂等,既注重功能實用,又突出別致景觀,在打造宜居環境的同時,讓這裡成為了遊客打卡的網紅點。
打造宜居環境是推進鄉村振興落到實處的根本保證。廣安區各鄉鎮因村施策,實施基本設施打造、鄉風文明建設、人居環境美化等,讓群眾共建共用美好家園,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據介紹,廣安區在大龍鎮、龍安鄉等14個鄉鎮推進“五類農房”改造提升試點,為全區“五類農房”改造探索經驗、提供示範。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村莊清潔“五大行動”,目前已在15個鄉鎮55個村完成4000戶“廁污共治”改造任務,新(改)建污水處理站3座,實施34個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達90%以上,65%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完善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新(改)建鄉鎮垃圾轉机站5座,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設施覆蓋率達到97%以上。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整縣推進項目,新(改)建秸稈綜合利用處理中心1個、畜禽養殖環保設施94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2%以上。
強治理,凝聚鄉村振興“精氣神”
4月8日上午,大龍鎮戰鬥村駐村第一書記萬紅君和村幹部一起,來到村民胡繼蘭家發放和懸挂流動紅旗。“經過村兩委評比,你家獲得了鄉風文明‘一榜兩評’衛生先進家庭,請繼續保持榮譽,起到榜樣示範作用!”萬紅君對胡繼蘭鼓勵地説道。
戰鬥村常態推進鄉風文明“一榜兩評”活動,在村活動室醒目位置張貼“紅黑榜”,將每個月評選出來的“衛生先進家庭”“文明村民”及進入黑榜的農戶公示出來,促進鄉風文明持續好轉。“每個月評選4次,從室內外環境衛生、物品堆放、村民衣著整潔及行為舉止等方面打分,對進入紅榜的還將兌換禮品,達到激勵先進、鞭策後進的效果。”萬紅君表示。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廣安區大力開展鄉風文明“一榜兩評”活動,區財政每年安排1500余萬元工作經費,聚焦“六清一改一提升”工作重點,定期開展區評鄉鎮、鄉鎮評村、村評戶活動,全域推進農村環境和精神文明建設大提升。全覆蓋開展家風家訓教育實踐、鄰里守望相助、小手拉大手等活動,推動形成“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的社會風尚。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全區區級以上文明村鎮佔比達84.3%。
鄉村治理好不好,關鍵看基層黨組織有沒有戰鬥力。廣安區選優配強鄉鎮領導班子、村兩委班子,實施“一把手領航”“年輕幹部鑄魂”等9大行動,提升基層治理專業化水準。深入推進平安鄉村、法治鄉村建設,全面建成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全面推進“法律七進”活動,成功創建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7個。廣安區還在各村推選鄉賢模範組建村民議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262個,完善村規民約和村民自治章程,為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發揮重要作用。(廣安區融媒體中心 供稿)